吃苹果,你是先吃大的还是先吃小的?
我们家的两大袋子苹果,现在剩下了十几个,都是又青又小口感酸涩的。这肯定是我公公从树上摘的时候,一股脑儿把不太成熟的也摘下来了,毕竟摘一次也挺麻烦。我每次挑选苹果吃,先挑色相好的,那种黄里透红的口感最好,早早地就被宠幸了;其次挑个头大的,就算是不太甜,费劲儿洗了吃还值得,于是,到现在,就剩下这些又丑又小口感有差的了。
我想起了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的吃葡萄理论: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吃苹果也是同样的道理吧?这样看来,我们俩应该属于第一种人,比较乐观,因为我们吃的每一个苹果都是剩下的里面最好的,留下的固然只有回忆,可是总比大果子舍不得吃,放得蔫了烂了强得多吧,何况还是美好的回忆。
那现在这些小果子该怎么办呢?本来就丑,又有点起了皱,如果再不吃,那过几天它们的命运就是被抛弃,这也有点可惜,是我老公这种勤俭节约的人绝对不能容忍的。他说:“要不做了拔丝苹果?”这倒是个办法,可是也吃不了几个啊!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可以做苹果酱啊!
苹果酱用途多啊,可以放在牛奶和酸奶里吃,可以抹在面包片上吃,还可以做铜锣烧的馅儿,总之不会浪费掉。说干咱就干,我把十几个苹果洗干净,削了皮。
问题来了,没有做好攻略,网上说把苹果切成小丁后需要挤上一些柠檬汁防止氧化,可是我家没有柠檬。不用柠檬可以吗?搜了好几个方子,都说需要,不仅是防止氧化,还可以提升口感。这可怎么办?苹果已经被削了皮,很快就会变色,就算是立刻出去买柠檬,那也来不及了。于是我拿起来一个吃了,又给老公拿了一个,要不我们俩把这一堆强行吃下去?
还是有办法的,有一个攻略里说,可以把削了皮的苹果泡在盐水里防止氧化,这能办得到,于是一堆苹果泡到了盐水里。懒得出去买柠檬了,就直接在美/团下了个单,附近的鲜果送很快就能送来,我安心地睡了一觉。
醒来后,柠檬有了,去看看泡在盐水里的苹果,果然还很新鲜。于是去核,切成一厘米大小的小丁,挤上柠檬汁,再用白糖腌上。家里的白糖太多了,这是我们学校发的夏季饮品之一,可是现在哪里能吃得了这么多的白糖呢,正好现在做酱用,我狠狠地放,苹果不甜,糖来凑,何况白糖还有防腐的效果呢!
白糖腌制一个小时后,盆里杀出了很多水,这还不够,再倒进去些纯净水,用小火慢慢熬,一个小时后,关火,再焖一小时,再开火,这次就要用大火了。熬呀熬,锅里的水分越来越少了,这时候就得不停地搅拌,一直搅拌到水分收干——这种简单机械地劳动其实我挺喜欢干的,又不需要动脑子,就这么搅着别糊了,何况一旁还放着电视剧《叛逆者》呢,二刷,仍然觉得很好看,让看似无聊的搅拌充满了家国情怀。
眼看着果酱的颜色越来越深了,渐渐地呈现出胶质状态了,好了,大功告成,关火!
美味儿的苹果酱做成了!看来只要按照网上的攻略做,我这自封的美食大神就能一直得瑟下去。等着它慢慢放凉,装瓶,放冰箱里慢慢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