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说过,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的转换。
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也提到了与史蒂芬·柯维博士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学习效率的小幅提升,可能只需要掌握或改进一个新方法、新技巧就可以;但如果想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或质变,一定会涉及对自己底层认知的改变。
所以,相较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更加重要。以下是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提到的两个底层心态。
第一,绿灯思维。
我们每个人囿于自己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和知识体系等,会形成自己独有的认知和观点,当别人提出与我们过去认知不一样的新观点时,我们就会本能地反抗,抵触,甚至排斥,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习惯性防卫”。有习惯性防卫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习惯性防卫却不自知,这样就彻底失去了自我提升的可能,被永远困在永恒的当下。
绿灯思维则要求我们,勇于接受接触到的新观点和新知识,积极地考虑新观点中有价值的地方。
第二,以慢为快。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似乎稍微慢些就要被时代淘汰。所以,一些短期速成的课程迎合了人们的心理,卖得特别火爆,但其实真正高效的学习是“以慢为快”,是“结硬寨,打呆仗”。
当我们慢下来,不求速度,而花真功夫去死磕那些知识的底层逻辑,撕开知识的缺口,打通知识的阻塞,才能达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进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当然,知道了这些道理,我们也很难在短期内做到知行合一。毕竟,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是有很深的沟壑,所以,继续修炼,好好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