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二毛家住城郊,赶着新区开发的“春风”,转眼间便成了拆二代,许久不联系的他上个月突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让我帮他挑一款20万左右的SUV。
前两年聚会的时候他还跟我说在他结婚之前要开上哈弗H6,但等自己“山鸡变凤凰”的时候,H6在他看来已是相当不起眼。我突然明白大学时候指导员说过的一句话:对大多数人来讲,所谓的梦想不过是阶段性的欲望而已。
我表弟在一家汽车4S店里做销售顾问,刘二毛想借我这个“熟人”的关系给他点优惠,但这个忙我不一定能帮得上,因为我个人认为刘二毛和我最多止步于同学的关系,为了他而去消耗我的人情缺少充分必要条件,况且他说的优惠幅度简直就是在为难人。
2
那几天他没少约我吃饭,每次都抢着买单,顺便还会讥讽一下我这种收入微薄的工薪族,好像穷就是一种原罪。我跟他说用不着这么麻烦,可以直接介绍表弟他俩认识,但是刘二毛的算盘打得相当精明,因为跟表弟培养感情的成本远远高于我这个老同学,他总说“都是自家兄弟,你就把这当成自己的事”这样的话,弄得我心中总会泛起再不帮忙就对不起他的愧疚感。
随着交际越来越深,我和二毛开始有了共同的圈子。当今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密切程度直接看朋友圈的重叠人脉便心知肚明!我们在朋友圈彼此点赞、评论、互动,甚至在我发“强大的朋友圈......”系列的内容时,他总能在第一时间给出解决的方法。冥冥之中,莫名还会觉得相逢恨晚......
3
有天表弟说某款车有了大幅度优惠,我赶紧约二毛出来告诉他这个消息,却不料二毛表情沉重,言语间甚是不悦,他反问我:你这是在帮忙吗?我像个丈二和尚,解释道这已经是内部最低的优惠程度了......刘二毛听不进去,一直强调这款车现在有优惠世人皆知,我说了等于没说,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低一点,我这个兄弟才够意思,这个忙才算帮到位。
说实在的:你永远满足不了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在刘二毛的世界观里,商品永远都有一个低于市场价的熟人价。但是他从我身上打这个主意,我还真给他讲不了有多大的议价空间,毕竟那只是我表弟,并不像他讲的——“四海之内皆他妈”。
刘二毛见我“冥顽不灵”,终于松了口,他把最后一点酒倒给我,笑着说:“这个忙你不用帮了,兄弟还是好兄弟,干了!”
4
这个事之后,刘二毛就很少再联系我了,朋友圈的互动也消失地无影无踪。有一次我看到一款新车的介绍,下意识得想要发给刘二毛,可我看到“分享至微信好友”几个字眼时,还是取消了这个念头,我还诙谐地自嘲了一把:在我通讯录可怜的一百多号人里,有几个是好友?回头应该改一个称呼,应该叫“微信兄弟”,没准还会念几个旧情。
我朋友圈还有一个好友是表弟的领导——陈经理,我们只是赞友,我给她点赞是因为觉得一个女子能做到销售经理这个位置真的令人佩服,她给我点赞可能因为她经常给所有人点赞。有一次我忽然发现她的评论区居然出现了刘二毛,他们怎么会认识?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但是我也不想弄明白,算了,管他呢!
但我能确定的是,他们肯定是刚认识,有一点就可以证明:后来他俩经常在朋友圈彼此点赞、评论、互动......
5
我和刘二毛共同的一个哥们评价我是一个攀富结贵的人,他说:人家刘二毛打工的时候,你爱答不理,现在人有钱了,整天兄弟长兄弟短地跟着人家。我问这话谁说的,答曰:刘二毛。
无所谓了,我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勾心斗角,毕竟,我未来还有好多“兄弟”等着认识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