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琬清出生在一个小乡村里,这个乡村比较穷。所以每户人家的劳动力几乎都是在外打工的。琬清的父母也不例外。
琬清后来听奶奶说,说这孩子小时候可讨人欢喜了,长得圆乎乎的,嘴也甜,常常用那张甜嘴不知讨了邻居多少吃的穿的。
可不知何时,琬清变了……
琬清的父母在她九个月的时候离开家打工去了,之后就是奶奶和二伯父家的琬琳姐姐陪伴着琬清。
后来好像是母亲怀上了弟弟才回家,回来的时候,琬清都要不认识了父母了,九个月陪伴,在琬清的脑海里,没有任何记忆。
母亲回来后,在琬清的记忆中,她们之间是没有交流的相处着,让琬清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奶奶要回老家,琬清哭闹着要和奶奶一起去。
但是母亲硬是不让琬清去,琬清不顺从,于是已经怀了弟弟大着肚子的母亲,对琬清生拉硬拽,一边嘴里念叨,一边拿着鞭子往琬清身上打。最后,琬清妥协了。
琬清还那么小,母亲就在琬清的心里留下了疤痕。于是他们母女的关系更僵了。
再后来,琬清和二伯父家的儿子万飞打架,母亲不对谁对谁错,拿起火钩又对琬清一顿打,琬清只是红着眼睛,不反抗也不哭闹,只是死死的盯着母亲。
一道又一道鞭子,竹板的痕迹留在了琬清的身上,刻到了心上。
三岁、四岁、五岁的琬清,对母亲这个词的概念,仅仅只是个称呼。但是琬清心底知道,没有文化的母亲,在以另一种方式爱着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