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洒的诗絮 (三十一)

作者: 诺鸫竹隐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05:41 被阅读111次
飘洒的诗絮 (三十一)

      李煜下一首《相见欢》,也为人熟知:

                  相见欢①

                          [五代]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两平。

②锁清秋:深院被秋色笼罩。清秋,凄清的秋色。

     

飘洒的诗絮 (三十一)

        词名《相见欢》,实咏离别愁也。此词写作时期难定。若系早年宫廷生活,即为情思离恨;若系归宋之后,则是离乡去国之锥心之痛了。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无言者,非无语可诉,乃无人共语也。滞重之步履,凝重之神情,孤寂之甚也。“月如勾”,凭栏所望一一勾起多少遐思与回忆!作者也有“独自莫凭栏”句(《浪淘沙》),而与此词相映,就更耐人寻味而无须追问前因后果了。而俯视楼下之所见所感,“寂寞”者是梧桐还是自己,更无须辨别一一情与景已妙合无痕了。过片之“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一一化抽象而于具象,历来为人称道。而更见其独到的还有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之《远别离》:“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知此离苦";写愁之长,如李白之《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之《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这首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却植根于作者内心,舌品不得,心感方知。而李煜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只云“别是一般滋味”。究竟是何滋味,后主且不自知,何况他人?这种无言之哀之深,可以想见了…

飘洒的诗絮 (三十一)

2019.3.18.己亥二月十二

相关文章

  • 飘洒的诗絮 (三十一)

    李煜下一首《相见欢》,也为人熟知: 相见欢① [五代] 李...

  • 飘洒的诗絮(一一三)

    今天再读陈维崧的另一首词 一一 醉落魄·咏鹰 清代: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八)

    说起来,接触并喜欢上散曲,是从元杂剧开始的。所谓唐诗、宋词、元曲一一元曲主要是戏剧和散曲。首先自然是《西厢...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六)

    由前一则朱祖谋悼念戊戌六君子之一刘裴村的词,自然联想到谭嗣同的一首一一 望海潮·自题小影 ...

  • 飘洒的诗絮(一一九)

    《长亭送别》(二) 接前次所谓“说来话长”一一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

  • 飘洒的诗絮(一一一)

    今天我们学一首“300年来第一流”一一龚自珍的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

  •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今天,我们再读大剧作家王实甫的一首散曲一一带过曲: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

  • 飘洒的诗絮(一二五)

    前面由词至曲,打住。今上溯读唐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

  • 飘洒的诗絮(一一二)

    今天,我们回溯一下清初陈维崧的词一一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

  • 飘洒的诗絮(一一五)

    有关纪念戊戌六君子的词,我们还是第一次接触。下面看一首晚清朱祖谋的词作。 朱祖谋 1857.7.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飘洒的诗絮 (三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sm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