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里的孩子有三四个人围着转,爱他都来不及,怎么舍得打孩子呢?
然而身边真的有父母打孩子,而每次打完又会很内疚,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觉得自己不得不用打孩子的方式来解决。
那来分析一下父母打孩子的心理,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一、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想通过打来惩戒一下。
在这里潘潘想问一下诸位,“你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吗,是不是无懈可击呢?”让孩子完全按照我们的方式来,只会培养我们的翻版,甚至还不如我们。若想青出于蓝胜于蓝,那就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摸索,让他自己在错误中学习。
二、莫名地烦躁、愤怒,让自己不受控制地打了孩子,打完就后悔了。
情绪管理一直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这个说来话就长了。这里我只想提醒一下大家,所有情绪的来源都在于自己,当情绪要爆发的时候可以采用之前我介绍过的五种分心法,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三、就是想用打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威严,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听话。
我们是想培养一个听话、不思考的孩子呢,还是想培养一个有主见、独立的孩子呢?如果因为我们是成人,比孩子强壮、有力量,就可以用武力逼迫孩子屈服,那孩子会学到什么呢?一是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战胜权威,那就放弃吧;二是认为谁有力量谁就能说了算,那当孩子有力量时,就会用武力解决问题,比如家暴、校园霸凌等等。
如果我们是爱孩子的,打孩子应该都不是本心,唯有从我们的内心开始发生变化,我们的行为才会随之变化。
呼吁:不是只能通过武力解决问题,不要再体罚孩子,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了——国际不打小孩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