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与外婆

作者: 韩大爷的杂货铺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15:35 被阅读2684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在北方话中,我是该管妈妈的妈妈叫姥姥的,也一直如此照办。

但多年以来,不知怎的,总想喊她一声外婆。

1.

最后一次碰面,是在她死后的二十分钟左右。

我切开了嘈杂与安静两种矛盾气氛混在一起的屏障,走到她身边,轻轻一摸,已经硬了。

半小时前,姥爷在电话那头说:凤啊,你妈好像要不行了。

出发的凌乱可想而知,随手抓了一件衣服就和母亲往我出生的村子赶。

这样导致我站在姥姥旁边时,亲戚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

母亲抹了一把眼泪,扭过头来,毫无责怪甚至很温柔地说:儿啊,你不该穿红衣服的。

我犯了错误,碰面是要两个人都睁着眼睛的。

2.

最后一次碰面,是在她死前的十来天左右吗?

那是我从学校返家后的第二天。

她安静地躺在土炕上,看样子并不好受,却一口一句“好多了”。

说这句话时,还不忘附赠数十年如一日的表情:拧眉的微笑。

这种神情我打小就琢磨不透:拧眉代表不开心,微笑代表开心,怎么可能一张脸上,同时挂出两种表情呢?

直到多年以后,为了生计奔波,有个姑娘说:瞧你满头大汗的,快去洗把脸吧。

我口口声声说没事,腿却老实地走进洗漱间,抬头就撞见了镜子里那张复杂的脸,霎时间什么都懂了。

3.

那次探望,我用攒下的钱买了些橘子给她,用冤大头的方式弥补许久未登门的内疚,两块一斤的就已蛮好,还是挑了五块的,算是一种微弱的解脱罢。

聊天的过程中,我向他展示了新买的手串,她说好看,问多少钱,我没过脑子地说了五十块。

转而感到心里一阵翻腾,马上补了一句:买贵了。她连说不贵。

我无从缓解,便忙不迭递上橘子:姥,给你买了橘子,吃吧。

她的眉头散开,嘴笑得更大了点以区分出是真的开心,又习惯性地问了单价。

我再次没过脑子地说出五块钱一斤,导致她的眉毛再次拧成一股:两块一斤的就很好,你买贵了!

如果以上的反差发生在友人之间,这算最佳的讽刺与刁难。

但姥姥和我一样简单地说话,她全然没有营造这种反差的意思,可对我来说,却是更深的讽刺了。

接下来发生的情境,倒全在预料与可控的范围内,第无数次递上了东西,她也是第无数次娴熟地展现着台词功底:不吃,姥不爱吃。

不知要经过多少次耐心的回合,才能将橘子送进她嘴里一瓣。

可胜利的喜悦仅仅能维持两秒,再送第二瓣时,敌人已完全熟悉了我方的打法,断然不会再退一步:你吃吧,姥已经吃了,再吃,吃不下去了。

4.

交手多年,自然能够知己知彼,这种如太极般的推手动作早已见怪不怪。

它不仅发生在我与姥姥之间,同样存在于父母之间,母子之间,父子之间,祖孙之间,爱人之间。

一方善攻,一方死守,彼此心照不宣,却又不会轻易妥协。

在与心上放着的人吃饭时,我们的肠胃会急骤地塌缩,水泼不进,更容不下一粒米。

当然,亦不乏高明者,早已参透其中之道,表面看似投降得极快,却在对方蒙在鼓里时,自己悄悄拔升到了新的境界。

爱吃鱼,姥就给我做鱼,爱吃鱼,姥就顿顿给我做鱼。

久而生厌,我对鱼的感情已没有很大;孰能生巧,姥姥的做鱼水平越来越高。

于是,我还是爱吃鱼;姥姥还是顿顿给我做鱼。

做鱼不能只做鱼,还要加点粉条或豆腐一类的配菜,相信发明这种做法的人不仅出于味蕾的调和,也有人性化的考量。

于是,任务就明晰起来,我吃鱼,姥姥吃配菜。

这种吃法,是相当噎人的,便要无数次大举进攻,穷尽手腕拉她上船一起做贼。

她死活是不肯的,说辞仍是经典:姥不爱吃,好,姥吃,嗯,姥吃过了,够了够了,别夹了,再吃就吃不下了。

我是从姥姥这里学会的揣着明白装糊涂。久而久之,每当她再一次次地向我碗里放鱼肉,我便会采取“不抵抗”政策,输的干净利落,然后狼吞虎咽起来,逃跑也要有个逃跑的样子。

姥姥嘴里没吃到鱼,心里倒是满足了。这场仗赢的还是我。

也多亏她有生之年尚没戳破我幼稚的把戏,或发明出更高的玩法。

给外孙留了一点尚可宽慰的尊严。

5.

姜属老的辣,论起装糊涂一事,还是断然不敢和姥姥相提并论的。

这个事实在我读小学时就已被确定。

那年母亲生病,父亲带她出门求医,一走半个多月,姥姥过来带我。

每晚放学后,按惯例,要先在东屋写完作业,再去西屋看电视。

哪知我混账不可教,趁父母不在,加之与姥姥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妄图瞒天过海。

不知有多少次,我冲进东屋,假模假式地奋笔疾书,不消五分钟,便大摇大摆地走出来,理直气壮地说:姥,我做完作业了!

然而,竟次次得逞,她总是欣慰地拧眉微笑:快,过来陪姥姥看电视吧。

“姥,你说这俩谁是坏蛋?”

“我外孙说谁是坏蛋,谁就是坏蛋。”

爱原来如此的不讲对错,也没有原则。

6.

她已去世很多年了,留下我,还在这里。

多年以来,并不会常想起她;偶尔想到时,也不甚悲恸,只觉得心脏的某条肌肉,暖暖地软了一下,除此之外,别无感受。

她走的那天,我站在身旁,眼见几个身强力壮的大人,为她套上五颜六色的寿衣,场面盛大又苍白。

她生命的一半时间几乎都在躺着,安静地躺着,死时却被前所未有地折腾了一回,不知是否喜欢。

按照旧礼,我和家人要围着她的棺材,一圈圈地走。

棺材的盖子是打开的,便学着身前大人的样子,摸了摸她的头发。

我当时隐约有点担心:她装糊涂的手法如此高明,会不会哪怕在盖子合上后,又奇迹般地复苏过来,也会体贴地闭上眼睛,狠心将自己强行带走。

于是,摸她头发的时候,便用力了些,如果她还有一丝复生的余力,定会感受得到。

转念一想,也没用,毕竟谁也无法叫醒一个,狠心装睡的人。

那天我做了一点哀嚎,眼睛却不太争气,死活哭不出来。

欠下的账总是要还的,这也导致我分期付款,在日后的漫长岁月里,无数次的眼角湿润。

那么你欠我的呢?也算两清。姥姥是交上去了,却给我的心里,留下个外婆。

End.

相关文章

  • 姥姥与外婆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在北方话中,我是该管妈妈的妈妈叫姥姥的,也一直如此照办。 但多年以来,不知怎的,总想喊她一声外...

  • 姥姥 外婆

    今年春晚,姥姥(外婆)“登上”了舞台,感觉还挺有趣的,我也来说说我的外婆吧。我是北方人,所以就把姥姥称为外婆。 在...

  • 姥姥还是外婆

    这几天上海一则新闻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原来是上海的小学二年级教材上一篇文章,原作者用了外婆的称呼,被教材编者改...

  • 和外婆一起的日子

    外婆—我们北方人叫姥姥,我总觉得外婆这个书面用语没有姥姥这个称谓来的亲切。 妈妈说我是从三岁开始和姥姥一...

  • 姥姥姥爷的故事

    无意跟朋友说到外婆,莫名就想起已过世的外公外婆,我的外婆家在北方,所以一直称呼为,姥姥姥爷,自己也觉着,比起外公外...

  • 方言

    你平时叫“妈妈的妈妈”是“外婆”还是“姥姥”呢?前段时间,因为“外婆”和“姥姥”这个最日常的称谓,网友又掐上架了。...

  • 永远的异乡人

    说起来也是挺不可思议的,我居然没有见过我的姥姥与姥爷。姥姥与姥爷是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叫外婆外公。 说不可思议是因...

  •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我夸外婆好姥姥,外婆请我吃年糕。。。。。。” 那日,儿子赖着母...

  • 那些年,我与外婆的美好时光

    许是受倪萍《姥姥语录》的影响,我老是忆起童年时期与外婆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的出生不受奶奶的欢迎,却令外婆欢欣至极。...

  • 老姥姥

    老姥姥年轻轻轻就失去了丈夫,领着外婆一人过日子。外婆长大后有了一大家子人,老姥姥又帮着外婆养大了妈妈和舅舅们,等到...

网友评论

  • 汤林萌主:我是被外婆带大的,所以我一度把她认定为,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她去世那天,妈妈的那句“我的妈妈没了”,让我哭了很久很久。日后每次想起,眼泪仍要盈眶,因为我不敢想象,我要说那句话的一天!
  • 叫我豌豆公主:可以算是最有趣迷人的文字了
  • 所有的自律只为一朝自由:🙏🙏🙏希望来生还能遇见。
  • 陌幽:“聊天的过程中,我向他展示了新买的手串,她说好看,问多少钱,我没过脑子地说了五十块。”韩爷,第一个“她”应为“她”吧!😝
  • 王巴呆QAQ:被那个非要买五块钱一斤的橘子的情节感动
  • Brucezhang1:是h被jj' t s
  • 润苼:读着读着,很是悲恸,不知道叹了多少口气。
  • 韩小冰:看完文,总觉得老人的把戏都差不了多少,所以每次回家,姥姥说:啥也别买,家里啥都有。我依然大包小包的带回去,尽管她说我买的柚子不如表妹买的好吃,我依然给她买,总想着,总有一次会买到好吃的吧?有些日子没回去了,挺想她的,很倔强的一个老太太。
    前些日子,她膝盖疼住院了,我说给她买个理疗仪,她说:你买了我就砸坏,我也是没话说,就说把买给妈的先拿回去用用,她死活不肯,她的膝盖还是因我而受伤,内心的自责和愧疚多了更多。
    人老了,想要的更少了,无非就是希望身边有个人,说说话,这样不至于太孤单了。
    韩大爷的杂货铺: @韩小冰 确实如此
  • 果枚:风格独特的回忆类散文,读后脑海中出现了"含泪的微笑"这几个字。喜欢!想到了很多,唉!
    韩大爷的杂货铺: @果枚 喜欢就好撒
  • 家函:面对死亡的时候出奇的平静,想到母亲没有妈妈的时候莫名的难受。我把姥姥的座钟留下了,钟声每次敲响,却发现那扇开着的门再也没有姥姥的身影了,就感觉有眼泪往心里流。希望姥姥去了更好的地方,没有痛苦,没有眼泪。
    韩大爷的杂货铺: @家函 🙏🙏
  • 功到功成:我开始写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我能亲自写我的姥姥,一个我至今念念不忘的平凡而伟大的老人。姥姥是我敬佩的人,生活的偶像,生活给她很重的磨难,她却坚韧的面对一切,不但娶了孙媳妇,还亲手带大重孙子,而且我的孩子也穿上太姥姥做的棉衣。如今姥姥已经过世二十年了,她经历的苦难一般人看来简直无法面对,而我的七十几岁姥姥不但凭借自己的顽强全部承担下来,还让自己活到九十几岁。姥姥做人处事是我的楷模,我尊重我的姥姥,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Akemi文:@写作爱好者 写作的永远的目标,就是写姥姥、妈妈、爸爸、宝宝、丈夫、最后发现,他们和上帝在一起,是我生命的意义。
    韩小冰:@写作爱好者 只要是你写的,只要真情流露。就是好文,写吧
    韩大爷的杂货铺: @写作爱好者 同一个梦想
  • 井底女蛙:失去的,只是肉体
    时间越久
    越发现
    她在那里
    韩大爷的杂货铺: @井底女蛙 👊👊嗯
  • 心碎纸人:很像我的奶奶,我是奶奶带大的,可是奶奶走的时候我们隔一个省,我竟没来得及去看她一眼,今夜读到韩大爷的这篇文章,平平淡淡像与老友讲故事,但我却湿了眼,窗外下着暴雨,我想是奶奶又在想我了
    心碎纸人: @韩大爷的杂货铺 哇,看见你这句回复……我眼泪崩了
    韩大爷的杂货铺: @心碎纸人 她们都不曾远去
  • 时间里的安:让我想起过往
    韩大爷的杂货铺: @振振菊花开 都有
  • 翠娥Z:感动
    韩大爷的杂货铺: @掏心窝子 🙏
  • 7d979bae8e43:我也想我外婆了,我的宝宝快出生了,可惜外婆再也等不到那天了
    韩大爷的杂货铺: @梅落_52a0 不客气
    7d979bae8e43: @韩大爷的杂货铺 谢谢,我很好
    韩大爷的杂货铺: @梅落_52a0 祝平安
  • 齐小米_88bf:读罢,泪目,竟不忍把我未写完的那篇奶奶继续下去
    韩大爷的杂货铺: @齐小米_88bf 加油
  • 月儿上山了:喜欢这种写法。
    韩大爷的杂货铺: @月儿上山了 做个尝试
  • 扫云:情感投入真是深啊👍👍👍👍
    韩大爷的杂货铺: @艺群 如实交代
    扫云: @韩大爷的杂货铺 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真是佩服啊,都是生活中老人的常态。
    韩大爷的杂货铺: @艺群 差点没收住
  • 1dent1ty:真实的谎言,都是爱。
    韩大爷的杂货铺: @1dent1ty 爱里没谎言
  • 小婷半清:大爷,难得写一次情感文呀👏👏
    韩大爷的杂货铺: @小婷半清 哈哈,试试水
  • 5131793d4dad:感觉大爷的这篇文章,如果有考官看到可能会被放在高考阅读题里
    韩大爷的杂货铺: @stromboy 除非您是考官🙈
  • 老高先生:姥姥=外婆,大爷想外婆了。看了文章心酸,亲戚邻居和父辈那些叔叔阿姨,一撒手人寰就难再会面,愿现世平安,岁月静好!
    韩大爷的杂货铺: @老高先生 平安
  • 心向暖:作为对姥姥的尊敬,提醒大爷3,第二段“他”应为“她”;还有感觉文章有些大师的意味了,胡适林语堂梁实秋之一吧。向姥姥这位善良的老人致敬!
    韩大爷的杂货铺: @心向暖 嗯,放着吧
  • 等我意中人:在与心上放着的人吃饭时,我们的肠胃会急骤地塌缩,水泼不进,更容不下一粒米。👄
    韩大爷的杂货铺: @等我意中人 嘿嘿
  • 安嫚儿:大爷,这回真扎心了。
    韩大爷的杂货铺: @十一月安 将心比心
  • Grace粥粥:我的姥姥外婆我从小到大一直叫着奶奶
    因为单亲家庭所以我一直由奶奶照顾长大
    我对奶奶的感觉就是幸福家庭孩纸对妈妈的感觉
    即使我欠缺了很多 但奶奶对我的疼爱也弥补了很多
    看完文章措不及防就被悲伤席卷了
    去年中秋节疼爱我的奶奶去世了
    很遗憾这世上多的是对生老病死的无能为力:broken_heart:
    希望每个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
    有时间多陪陪小时候照顾过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heart:
    韩大爷的杂货铺: @Grace周粥 笔芯
  • 泗四坊方:姥姥经典台词,再吃吃不下了。典范。
    韩大爷的杂货铺: @泗四坊方 谢谢
  • 窗落敬亭云:想想我姥姥,呃,我们好像是外婆,因红尘而失去了长期走路的机会,因子女而将自己沉默,感觉好不值啊
    韩大爷的杂货铺: @窗落敬亭云 都献给了子孙
  • 钱美静:一直想写写我姥姥,下不了笔啊😭😭😭
    韩大爷的杂货铺: @兔妈 我也是,终于等来个机会。

本文标题:姥姥与外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mt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