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波士顿之前,有三个印象: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Boston Tea Party;哈佛麻省;波士顿龙虾。

计划利用三个月的周末玩转纽约及其周边城市,因为10月份之后天气转冷,波士顿又在纽约之北,所以,把周末出纽约市的第一站定在了波士顿。
同行的妹子一个是同办公室的小祎妈,还有两个是在UN实习生群临时召集的驴友。一行四人,2016年9月30日下午踏上波士顿之旅。
就这样,迎来了最不凑巧却最意外的旅程。
-2-
不凑巧是真的很不凑巧。我们出去的那一周,撞上了美国东部寒潮一般的阴雨天,下雨也就罢了,气温也是很低。9月初出国,心想着少带点行李,到11月份再买厚衣服,箱子里能翻得出最厚的衣服就是一件棉质的白色外套,连件毛衣都木有。
但车票已买,假已请,AirBnB每晚折合2000多人民币的大house已付钱,我们只能在风雨中硬着头皮出发了。纽约距波士顿大大巴车程本该4小时多一点,那天偏偏遇上堵车,开了6个多小时才到了,那时已是晚上九点多。
谷歌地图显示车站距离住所只有小几公里,于是我们决定干脆走去住所。
毛毛细雨,一片凌乱。把包里能裹在身上的所有布质品都掏出来,四个人平均分配。我把鸿靖的黄色针织衫绕在脖子上挡风;鸿靖把我另一件风衣加在身上,围巾缠了几圈;小祎妈裹上舒陶的皮衣;只有准备充分,带了两件厚外套,又穿皮靴的舒陶泰然自若,默默看我们三个不知道带衣服的傻瓜凌乱。
九点多的波士顿,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这要在纽约曼哈顿的话,肯定是灯火辉煌行人如织。走着走着,鸿靖说,“房子地址是啥来着?看看到哪了?” 我们停下脚步,我一边掏出手机:556 Commercial Street,一边不知为啥顺势回了个头,鸿靖朝着我回头的方向又顺势看了一眼,我俩同时大叫:556号!
哈!蓦然回首,大大的“556”赫然显现在我身后那扇低调的绿门上,门牌右上角那复古的照明灯变得格外柔和,那一瞬间忽然充满了奇幻色彩。

找到了房子,接下来要找钥匙了。房主Jacob在我们到波士顿之前就出门了,我们租的是整间公寓。他给我留言,告诉我钥匙藏在马路对面公园入口处大树旁一处不亮的路灯下的石头缝里,并提示路灯上有写着Enjoy Your Park的标牌。

有趣!陌生的城市,黑夜细雨中寻着线索找钥匙。找不到钥匙就得露宿街头,瞬间有种探险片的感觉有木有?还好我们够机智,线索够清晰,依次寻到了大树、Enjoy Your Park标牌、不亮的路灯,顺利在石头缝里摸出了那把金灿灿的红绳钥匙!
推门而进,打开灯的一刹那,四人同时惊呼:Oh, My, God! 屋子简直太豪华太有感觉了!Studio构造,开放式厨房,超开阔客厅,家具和布局都十分有格调。尤其是第二天晚上,我们顺着楼梯爬上公寓的天台,对面查尔斯河的夜景尽收眼底,一下子就觉得2000多一晚的房租也是值了,毕竟美国开个普通宾馆也要200多刀一晚。

忽然没出息地想,就这么在波士顿宅两天也不虚此行了!
-3-
但屋子再舒适也抵挡不了我们对室外的好奇,尽管雨还继续在下着。接下来两天的旅行攻略有几个重点:自由之路;龙虾牡蛎;哈佛麻省;还有网红甜点店Mike's Pastry。
Mike's Pastry
早餐决定先去网红甜点店踩点,这店就在我们住所不远处。九点不到,人不是很多,据说最出名的是叫Cannoli的点心卷,和小祎妈一起,点了一份巧克力味的,一份肉桂口味的,还有价值3刀的茶(就是一杯开水,给你一个茶包......)。也许是不习惯老美生活方式,早上还是想弄点肉包菜包啥的吃吃,那有名的Cannoli没有尝出什么美味,只觉甜得犯腻。

到了晚上回来经过时,看到这家店门口排了老长的队,店里人山人海,来来往往的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个或大或小的Mike's Pastry的盒子,我们惊呆了!大家开玩笑说这家甜品店是什么邪教组织吗?怎么能每个人必拿一盒?
后来才知道,Mike's Pastry是一家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意大利家庭作坊,尤为有名,不仅是网红店那么简单,它的火爆是常态。那会儿开始后悔第一天早上没有好好品尝了,因为后来晚上想买点带回去的时候,已经排不上队了。我们那天早上因了下雨、周末、加上九点不到波士顿人大多还没出门,才撞上了难得的人少。
自由之路
早茶之后我们就踏上了自由之路(The Freedom Trail),深深体会了一把波士顿浓重的历史感。
所谓“自由之路”,指是由两排古老红砖串联起来的16处历史文化遗迹,全程2.5英里的,起点美国最古老的公园Boston Common。我们的公寓就在这自由之路末端,出门就能踏上红砖路,因此计划坐地铁到Boston Common,一路往回走。

松鼠和狗
最大的惊喜是遇到各种小动物。
先是被Boston Common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小松鼠给吸引住了。中国城市里从不可能见到小松鼠,就算有一两只,见到人类肯定也吓得到处串逃。可波士顿的松鼠一点不认生,你只要拿坚果呼唤它们,它们必定会跑过来讨要。
我们乐此不疲地喂小松鼠,看那机灵鬼讨了一颗坚果,双手捧着咬一口,吧唧吧唧小嘴品一品味道,然后一溜烟跑走找个隐秘的地方挖个洞藏起来。
你作势拿出一颗新坚果,揉揉包装袋弄出声响。它听了立即停下手头的活儿,警惕得立起身子,竖起耳朵,看到你手上那颗果子,便迅速跑来向你讨要。我像逗狗一样把坚果举得高高的,它居然像小狗一样后腿站立,前爪高举,眼巴巴地等你扔下食物。

松鼠还没逗尽兴,迎面跑来两只大狗,其中一只是奔着小松鼠来的,吓得满草坪讨坚果的松鼠立即作鸟兽状落荒而逃。狗非常高冷,得到主人许可和他俩玩一会儿,对着他俩又摸又亲又夸好看,人家就是不理你,一直注视着大树后面藏着的小松鼠。小松鼠稍微一动,她就一溜烟追上去了。狗主人宠溺地看着自家狗狗奔跑的背影:She is half Akita; she loves hunting!(秋田混血,爱打猎)

旧书和猫
自由之路途中,误打误撞进了一家旧书店。店里安静、温馨、舒适,一下子和外面的寒冷潮湿形成对比,就好比小说主人公在风雨中奔波了一天,又累又冷,忽然走进一家生着壁火、煮着咖啡的小店,喝上一口热咖啡,便再也不想离开。
淘书的时候发现一只很肥很肥的大黄猫,名字叫Leo,是这家书店的“镇店之宝”。Leo有自己的宝座,有自己的自传书《Leo's Choice》,还有自己的Guest Book,上面写满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留言。我一向喜欢撸猫,看到这么肥嘟嘟的猫自然不会手下留情。但Leo可不屑给你撸,估计是被前一个人摸得不舒服了,我一碰他他就作势要挠我,还发出呼呼声示威,好傲娇高冷大懒猫!

这家旧书店开了好几十年,店主是一位一看就很有学问的中年大叔。和他聊了几句,说店里的旧书都是世界各地的人无偿奉献的,他们觉得让旧书发挥价值非常有意义。
有很多书是19世纪甚至18世纪出版的,尤为珍贵。
淘到一本《简爱》,7美元,酒红色的封面,由于年代久远,书页已泛黄,书脊也有些破损。翻开第一页,大概是这书的原主人用铅笔写着:1921年圣诞节;翻到最后一页,印着Manufactured in Great Britian。前言写于1847年,当时第二版刚印刷。由此,推测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很有可能是19世纪末。

怀旧也是一种韵味,因此觉得自己淘到了宝。
龙虾牡蛎
在昆西市场吃到龙虾卷和牡蛎汤,不够满足,晚上在我们公寓旁边North End一条街找到Jacob推荐的餐馆,吃上了海鲜盛宴,十分满足!
波士顿非常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非常符合小城风情,不像纽约这样的大都市,事事以商业发展为先。波士顿的节奏特别悠闲,人们早上八点以后才慢悠悠出门,晚上八点多商铺基本就关了门,人们更愿意把晚上的时间花在吃饭喝酒Party上。
我们六点多进的餐馆,四个人捧出手机,专心查字典,搞清楚每道菜包含什么食材,好容易点完餐之后,看到外面很多波士顿当地人在门外排队,其他的餐厅门前也都七七八八排了人,不禁感叹,当地人好会享受生活呀!

One Dollar! One Dollar!
我们的公寓里昆西市场很近,市场旁的广场上每周六白天一天会有农贸市场,各种水果和蔬菜价格低得一塌糊涂。我和舒陶过去的时候大家都快收摊了,人们急着回家,因此争相进入大甩卖模式。各家各户都在吆喝:One Dollar! One Dollar!
并不是假吆喝。草莓1刀1大盒,一盒甜椒9个1刀,绿提子1刀1小包,2刀一大包.....我一想到纽约的物价,觉得这简直是太合算了。家庭主妇的美德瞬间高涨,一下子买了4大包果蔬,重点是,一共才6刀,也就是40人民币不到。美元的购买力,可见一斑!

哈佛麻省
第三天行程是名校之旅,哈佛和麻省风格迥异,直接上图:


-4-
一般出门旅行遇上下雨天总会影响心情,但这次波士顿之旅却格外开心。正因是阴雨天,才让我们领略到了最真实的波士顿:即使阴雨绵绵,波士顿的每一处都很干净,都装饰地很漂亮。人们从不吝啬鲜花,五颜六色,配上复古的建筑,让这座小城在阴雨天也生机勃勃。


别人总问:How is Boston? 我只能说一言难尽,总之,Boston--Beyond amaz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