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一下
所有的故事都是有套路的,理解故事五个维度一、人物:身份、年龄、职业、人物之间的关系二、冲突: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情节中的冲突三、要素:冲突之下的选择和行动四、结局:所有故事要有结局五、主题:任何故事表达的都会有一个主题
收获:到这里,有一种真正入门的感觉,故事魅力无限,同事故事也可以被拆解成几个基本要素,那以前是哪里不好呢?不擅长呢?可以知道改进之处啦!
反思:
1.想想给孩子讲的故事,都是靠背诵的,来不及分析里面的几要素,可能三岁以内孩子的故事还比较浅显,情节几乎无。
2.未来在讲故事时,需要内心搭建这基本框架。想起刚刚讲的鲁迅理发的小故事,冲突的部分我强调的比较多,感觉重点出来啦,但人物交代,刻画的较少,结局:潦草说明的,主题:没总结出来,升华:更谈不上啦,看来,小故事的练习之路还很长很长,待我们慢慢修炼!
疑问:那这几个要素,哪里要着墨多些,哪里可以简略点呢?每一项要素里要求的能力好像也不一样,人物:描述性,形容词偏多吗?冲突:动词?结局:形容词?主题:形容词?我们修炼故事讲述能力,怎么被我一分析,成了修炼造词能力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