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曹娥?

作者: 琴棋书画APP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11:18 被阅读1次

今日端午丨到底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曹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5月30日迎来端午佳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天文年历显示,2010年至2027年间,属今年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最早。直到2028年这一“纪录”才被破,

当年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为5月28日。

端午由来,众说纷纭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樽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代欧阳修的《渔家傲》描述的就是端午时节了,在这个“鸟鸣惊破好梦”的时节,天气暖和而不酷热,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但“屈原说”最受认同。

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助吴伐楚,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直至民国时期,社会上还有“躲端午”的习俗。端午节的另一类民俗活动,就是为了驱灾辟邪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

与夏季时令相关

有学者的考证,端午的起源、形成与夏季的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他援引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中国的很多节日与节气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端午”与“夏至”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夏至提醒人们高温到来,在阳光雨水充足、有益于农作物生长的同时,蚊蝇开始滋生,疫病流行。以夏至为分界的自然界变化,影响到古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去科技水平不发达,人们在认识到这一现象后,为了提示这一关键时日,就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富有文化内涵的端午节。

这些端午习俗,你知道吗?

端午的习俗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驱灾,也就是祛毒除恶、辟邪驱鬼;另一类就是祭祀,由龙图腾的祭祀,转而为具体历史人物的祭祀。

赛龙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他的真身。 如今,端午前后几天,大江南北都要“赛龙舟”。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吃粽子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沿江苦寻屈原踪影,又害怕江鱼吃掉屈原,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由此风习相传,人们为缅怀屈原,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便以粽子投江。

挂艾虎

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以镇邪。

戴香包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桃子、苹果、娃娃抱公鸡等形状的,象征万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青年人,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用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用艾、蒲、白玉兰等花草。

饮蒲酒、雄黄酒

《荆楚岁时记》载:“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此俗流传较广。

挂艾草、菖蒲、榕枝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又被称为“三种武器”,古人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有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汨罗江上的灵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湖南省汨罗市,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一,龙舟赛前不管停放在哪个地方,都要划到屈子祠朝庙。这延续多年的仪式,更是寓意龙舟竞渡的“求索”精神,是从屈原始。千年古国,养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岁月如轮,总有一些东西积淀下来,且越积越厚。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对诗人屈原的纪念让节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端午节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其文化核心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化不开的家国情怀!

汨罗江上的灵魂

(作者:竺子)

为什么你一身兰花

浪迹在荒山水畔

失去故土

也就永无归宿

为什么你的眼里

总是含着泪水

你的泪水

从来不是为了自己

胸中磊块

只有汨罗江才能浇平

走在汨罗江边

薄雾中

看见一个老渔夫

划着小船

泊在岸边

身佩香草的你

披着长发,容颜憔悴

内心,哽咽

像这滚滚江水

恍惚听见

老渔夫

对岸上的你说

学学我吧

隐居在这山水间

看看云卷云舒

划船捕鱼

不也逍遥自在?

你说,一想到

民生,如此多艰

哪里有心情欣赏风景

老渔夫摆摆手

把船划向了江心

一只孤雁

划过黑云压城的天空

你抱起石头

往汨罗江纵身一跳

也许,人们

不懂你的《离骚》

但2300余年

每到这一天

人们用竹筒装米

放入江中喂饱鱼虾

以求这些生灵

不触碰你的身体

也许,人们

不懂你的《天问》

但每到这一天

打开糯米粽

对身边

忧国忧民的人

说一声

好人,一生平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琴棋书画APP,如有争议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端午节话端午

    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说纪念屈原的,有说纪念伍子胥的,也有说是纪念曹娥的,但以纪念屈原说最为广泛。 ...

  •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曹娥?

    今日端午丨到底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曹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5月30日迎来端午佳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

  • 端午节,你还在想着去哪玩吗?

    马上就要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

  • 端午节,我家乡的风俗

    端午节的起源,有的民间传说为迎接伍子胥,也有记载为纪念孝女曹娥。但广泛被人们认可的还是纪念屈原。还有一个说法是祭祀...

  • 屈原和钟馗,端午节应该是谁的主场?

    历史上因为投江而获得端午节冠名资格的人有三个,伍子胥、曹娥、以及屈原。结果我们都知道,曹娥名气太小、伍子胥戾气太重...

  • 奶奶走了

    端午节,相传是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的。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 换个角度看端午节

    我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端午节还是那个端午节,屈原、伍子胥、曹娥,悲壮得我们都不敢“快乐”,到底端...

  • 端午安康

    文/壹見 艾草驱邪,香囊祈福,端午安康。 端午由来已久,纪念甚多,诸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

  • 端午安康

    端午艾飘香,粽情浓,时光远长。 别人的端午,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 而我的端午,只是为了纪念与你的点...

  • 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今人多以伍子胥、屈原及曹娥的传说为版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描画。 端午节放假,打开网页,关于端午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曹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nz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