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早晨,同往常一样早起,通勤路上。
还没到办公室,就听到路人在讨论“叉车男”疯狂撞人,朋友圈的视频也开始疯转,媒体报道也很及时,据报道,现场有1人被撞身亡,10余人受伤。
生活在这个幸福感排名Top前10的城市已久。为何会突然发生这种噩梦般的事件?让我忽然联想到恐怖分子,西藏暴乱,新疆暴乱……
视频中,驾驶叉车的男子主动去撞正常行驶的汽车,一辆辆受害者的车,在叉车面前,显得像个小孩子的玩具,轻易被推翻撞毁,着实令人惶恐。
那么,对于这个失心疯的叉车男为何会有如此行为,网上已经产生了三个不同的版本:有人说,他是买世界杯赌球输大了;也有人说,他的孩子出车祸在医院抢救无效身亡,恶意报复;还有人说,他是因为吸毒……事发原因在惨痛的事实面前,似乎显得苍白。重点是,受害者要怎样面对?这可以归结为天灾人祸?
这种禽兽不如的人,一定是个变态!已然引起民愤。大概,很多人都想他被千刀万剐也不解恨吧。
抛开感性层面,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关于报复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所谓报复心理一般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耿耿于怀,只有通过攻击对方才能发泄心中不满的心理。
报复,这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结,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报复心理。
但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进行自我控制。不过却有人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做出了本可以不发生的事。
更科学的研究则来自瑞士,那里的研究者发现,当报复者实施报复时,除了心理上的满足,居然还可以带来生理快感。
青年科学《青年科学》上介绍了这次实验。
报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卑鄙行为,起码也是不够光明磊落的行为。
可是,科学研究表明,从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看,这种行为也许有它自身的道理。科学家们通过对脑部进行扫描发现,对他人进行报复会让人有一种快感。
对此,瑞士研究人员做过一项试验,让一些人参与他们精心设计的欺骗游戏,然后监视参与游戏者的脑部活动情况。结果发现,在计划进行报复的过程中,的确会让人感到特别高兴,而高兴的程度也能预示谁愿意花更多时间、更多代价去进行报复。
而极个别的报复社会者,则来自他们有缺陷的人格或精神障碍。
很明显,叉车男就属于此类。
反社会型与偏执型两种人格障碍的交织,就容易使他们无视法律,也控制不住冲动而讲愤怒或偏狭的仇恨,于是他们就举刀挥向无辜的路人来宣泄。
这时,路边的甲乙丙丁受害者又往往是毫无防备,就此带给社会的伤害与恐惧感往往是长时间难以消除。安宁,已经被打破。
因此,人们呼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利益诉求途径。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的确能够减少报复社会之人。
只能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康健。
阳光下,不该有恶魔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