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记忆

2012的最后一周,我和SISIDI趁着期末复习周没课去了一趟哈尔滨,12月28日-1月3日。元旦假期过后就有考试了,我们当时心里有点担心考试,但是心思又飞到哈尔滨了。于是一拍即合,先去哈尔滨玩,再回来复习两天考试。
平时的一些文化课,比如思修啊上得吊儿郎当的,但考试还是不能马虎。特地在旅途中带了思修和外美史考试复习资料。
有多少人是带着复习资料去旅行的,我们是有多爱学习呀!现在想想也是醉了!
我们俩商量确定好旅行时间,规划行程,接着订火车票,再订房间,查公交线路。从东北比较温暖的大连去到更北的哈尔滨,心里感觉好酷爽。备好衣服,由于来不及买大大羽绒服,就借了佳佳的大羽绒服。她的大羽绒服好大好温暖,我穿上就像裹了一层大棉被。卡兹青旅很火,至少要提前1个月定,而我们只有提前4天,没有订到,但我们预订了他们组织的雪谷雪乡穿越行程,这是一段愉快美好的经历。
穷游很美丽
我们晚上坐9小时的硬座到哈尔滨。拥挤喧闹的车厢里热烘烘的,窗户都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一些人禁不住疲惫,半夜歪歪斜斜的靠着座椅呼呼大睡。睡了几个小时,又被吵醒,这种循环往复直到清晨7点半到达哈尔滨站。清晨的火车站很安静,站外的汽车缓缓地驶过厚厚的积雪。环卫工人把积雪往路旁两边堆,道路中间留下几道深色的行车道痕。白茫茫的世界里,忽然有几道深色的线条平缓弯曲的划过,相交又平行,这幅画又多了别样的色彩。
从哈尔滨站出来后,我们找到公交车,坐几站就到了北方青旅附近。找路。北方青旅隐匿在街区的小巷子里,我们兜兜转转也没问道路,后来打电话找青旅前台指路。北方青旅是由一栋旧厂房改造的,砖红色的外墙,大方质朴。
在女生四人间里,小小的房间里有2张上下铺。我和SISIDI分别住上下铺。对面的两个是来自山西和上海的独行者。由于房间紧张,其中山西的驴友前几晚在后面的大厅自己搭帐篷住,那天才搬到房间来住。每个人的旅行方式都不同。

索菲亚大教堂
在青旅寄存好背包后,我们挎着小包去了索菲亚大教堂。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北方见到这么美丽的教堂。天空中飘着小雪,教堂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级的积雪。好美丽的冬景!天空中飞翔的鸽子,使得宁静的教堂变得活泼起来。
逛完索菲亚大教堂,不觉已到中午。胃在呼唤美食。SISIDI和我在教堂街区旁边的小巷子里找到一家馆子,点了最爱的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大水饺。现在想想还是真美味呀!
中午吃得很开心,接着就逛中央大街。先花5元买个马迭尔冰棍解解馋,接着又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吃冰糖葫芦是不小心粘到嘴了。马迭尔冰棍,冰糖葫芦在露天售卖,不需要冰箱保存呢。走到梅华西餐厅旁,发现等位的人好多。我们放弃了原计划,折中找了对面的马迭尔餐厅,点了几道俄式大菜。菜的味道不错,只是红菜汤出乎我的意料。

中央大街
大街是建筑艺术的长廊,汇集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起源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式,17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我们慢慢走,细细看街两旁的建筑。
作为商业街的中央大街,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游人如织,街旁有应景时髦的雪雕和冰雕装饰。我们从街的一头走到另一头的松花江防洪纪念塔。远远地看去,江边的那一头灯火辉煌。有不少人在江边滑冰游玩。寒冷的江风呼呼地刮着,我缩着头躲在防洪纪念塔旁边的冰雕后面。其实躲也躲不住,零下35度就是酷爽!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我们刚好赶上了冰雪大世界开园,而且游人还不太多。
傍晚我们打车去冰雪大世界,学生证买票优惠。现在想想真是好幸福。
来到冰雪大世界,就像来到梦幻乐园,如此美丽温馨。我和SISIDI体验了各种冰上、雪上项目,一起感受大东北冬天的乐趣。下图即可感受到冰雪乐趣。
耶~ 好开心呀
南方的朋友游哈尔滨小贴士:
1,防寒防冻。准备厚厚的长羽绒服外套,厚的防水裤或者羽绒裤。厚厚的帽子和大围巾,备好暖宝宝贴。一定要厚厚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些服装一定要选鲜艳的颜色,蓝色,红色,桃红,荧光绿,不要灰色或者白色,到时候朋友圈刷图就不美丽啦,我们就吃了这个亏(看图)
2,手机带好移动电源,低温情况下电池续航能力很弱,手机电池最多用半天。
3,除了手机拍照,相机最好选择卡片机或微单。
SISIDI带的佳能单反,穿行在室内和室外,冷热交替,2天后相机起雾,后面我们拍的一些图自动模糊。
4,东北菜一般分量很足,不要贪多美味点了吃不完啦。
2015.11.28
谢谢阅读!
瑞亚子:爱好旅行、艺术、阅读、纪录片和逛博物馆。
如果你有一些好玩的事、有趣的设计,欢迎和我分享呀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