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小白的困惑之解

作者: 陶然怡得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20:09 被阅读400次
写作小白的困惑之解

研究生阶段,我养成了两个非常认同的习惯。

一、无论什么事情,做起来再说。在实践中你会有新的启发,产生新的智慧。

二、怎样选择书?选好的出版社和专业大师的经典之作。

践行第一条,我开始动笔写作,而且坚持️得自我满意。这个过程中,我产生了实践过程中关于写作的几个困惑。急需找到一本书来点拨我。寻书过程不亚于青年男女找男女朋友的急切心情。

大约经过一周的时间,终于让我找到了叶圣陶的《语文随笔》。帮我解答了困惑。

书可以穿越时代,穿越地域,这话我深信。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与大师隔空对话。让我烦闷的心,好似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一样畅快。起初写作的我,就好像初练武功,用着蛮劲儿,伤了血脉,读了这本书,就如看过高人的武功秘籍,被打通了穴位一样。让我找到了初练武功的方法。

我有这样几点,之前写作生出的困惑和看书后的醒悟。希望能给一样初入武林的写作爱好者些许帮助。

一、关于读书的速度和方法

为了日更,为了勤于练习,我每天都在考虑素材,带着任务一样去阅读每一本书。这样的我,不能静下心来欣赏一本书,困在急于产生内化,然后输出的圈子里。这是我看此书前的输入和输出状态。就在看书的前一天,竟有这样的声音跳出来,“这样下去,你还能坚持多久日更?”

失去了读书的意义,渐渐地,也会失去读书的乐趣。

读书和写作一样,必须是在愉悦地氛围下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书中提到的阅读好习惯,都有哪些呢?一口吃不成胖子,还会被撑死。读书这件事急不得,需要放松心情,切忌心浮气躁。这是读书的心态。

好书不止要看一遍,还要反复看,没事拿出来把玩。而好文章要大声朗读,朗读的过程会产生与作者奇妙的对话空间。在读出声的过程,你会对作者的写作用意有更深刻的体会。若能背诵则更好,随着越来越多的阅读量,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都会变成你写作的血肉,这是我自己的理解。

读书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去标榜一个月读了多少本书。除非这是真正读进去了,否则就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只会越多越恐慌。

我们很容易羡慕那些能“一目十行”的人,这很了不起。不过“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马马虎虎。通过“精审”阅读的练习,我们也可以达到这种本领。前提是要读懂作者传达的主旨,否则就是无效阅读。

一条错误的路,花再多的功夫,下再大的力气也是死胡同。读书也是如此的道理。

二、关于如何积累

“积累”是逐渐聚集的意思,也就是说,需要一个过程。写作需要积累,可在这个快速飞奔的时代,最不吃香的就是“慢”字,谁也不愿意等谁,恐怕连自己都会厌弃慢吞吞的自己。可写作就是这样一个需要静下心来,摒弃浮躁的事。

不断的积累,才可以厚积而薄发,就如那天上的雄鹰,只有不断的在空中盘旋、练习,才能锻炼臂力,飞的更高、更远。如果想要在写作的路上站的高,看的远,那一定要静下心来去慢慢积累。

怎样积累才能做到有效和愉快呢?请记住这两个字:留心。

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又大,娱乐项目繁多。每天拿出大块时间来写作已经不易,如若再花上整块时间去阅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安排时间做到的。尤其是对于兼职写作者。所以要把心多放在平时,这样的积累不累还会事半功倍。

可“留心”什么呢?

第一:留心人家的话

听话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书”,这是叶圣陶先生的话。要听懂人家的意,考虑人家用词的选择和语调的特点,判断其好坏,这些思考过程,对于阅读极其有用的,更会化作你日后写作的素材。

第二:留心查字典、词典和参考书

这一点很重要,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平时都要尽量把不懂的东西尽量掌握。小到遇到拿不准的字或是不懂的词,留心去查字典、词典;大到碰到一个专业或者学科的知识,翻阅相关书籍把它搞懂。哪怕是遇到一个地名,也要花时间去了解这个地方的民俗文化、地理特点、美食历史等情况。久而久之,知识就会像“聚宝盆”里的宝贝一样,越聚越多。所以想要拥有更大的写作“聚宝盆”,不要放弃每一个查阅的机会。

阅读时候的心情也得自己调摄,务须起劲,愉快。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

积累和读书都务必要保持愉快,才会有进步。

三、关于写作

有了好的积累,那怎么样才算得上是好的写作呢?我将从写作的过程来分步说明。

第一:准备阶段

写作绝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有了意思才动手写作,有了需要才动手写作。没意思,没需要,硬找些话写出来,这会养成不良的写作习惯,而且影响到思想方面。

如果日更是“硬挤”的话,那还是要慎重,不要坏了写作的习惯和乐趣。写日记,那另当别论。那是灵感的源泉,素材的后花园。

写作不是提起笔来就算开始的工作,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如果如此,写作就成了一种无需要、无目的、可做可不做的事了。

一定是你有表达的欲望和需要了,才是写作的开始。接下来就请在心中酝酿,围绕一个中心,列出一个提纲。提纲可落于纸也可在脑中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清晰而不跑题。不是洋洋洒洒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务必要围绕一个中心去写。

第二:写出来

有了中心,则要寸步不离中心。所谓不离,则意味着你的每一个材料、词语、都要围着中心而用。只要是被中心需要,就要深挖,写的多深都不嫌多。相反的,不是中心需要,哪怕多一个字也要删掉。大师们的作品都是干净的,这点想要做到其实很难。但,我们可以遵循大师的脚步,打造自己。检验其是否被中心所需要,是精简文章的好办法。

第三:修改

做为初写者,一定要修改。不光是初学者,其实大师们对文字更是精益求精。久负盛名的海明威对待写作的态度极其严肃,每次出版的作品都会大改三次。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用了六个月,修改更是用了五个月之久,最后一页则足足改了39次,才满意。改到出版前的最后一分钟是他的写作习惯,这也是对待作品最负责任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来说说,怎么改?改什么?这是我遇到的又一个困惑。

书中给出了很好的回答。我总结出这样几点。首先,你要通读自己的文章,最好是朗读。条件允许的话,更好的方式是读给朋友听。在读的过程中,你自己会发现流畅性、通顺性、用词妥当性、逻辑性等很多初级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变可以进行初步修改了。原则是务必做到不重复,不累赘。上下句,上下段要有交代,有连接才是好文章。

读给朋友听,朋友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依你文章的构架、美感、实用性、耐读性来评价你的文章。这是更高层次的提升机会。会让你受益匪浅。

每篇文章至少要修改三次。我们要认真对待别人阅读我们文字的机会,珍惜别人的时间,是我们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这些是我初读这本书的一些体会。拜读叶圣陶先生的《语文随笔》,我能感受到叶老先生对于写作这件事情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他不愿草率输出一个字,也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对于我而言,《语文随笔》这本书,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让我深受启发。

不要去诟病写作的困难,要多问问自己,关于写作,做的对吗?又付出了多少。


相关文章

  • 写作小白的困惑之解

    研究生阶段,我养成了两个非常认同的习惯。 一、无论什么事情,做起来再说。在实践中你会有新的启发,产生新的智慧。 二...

  • 理财小白的基金困惑初解

    进入理财训练营,老师们就让我们养成了每日定投的习惯,说实话那会儿云里雾里的。基金怎么帮我们挣钱的,它可以一直成为我...

  • 小白之解

    序言 无论你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白丁,还是涉足几年有专业沉淀的模块负责人,抑或是领域里的大家,都请口下留情,本文...

  • 善于发现,敢于表达

    这样的困惑,应该是大多写作小白所具有的,也是那些想提高写作能力的小白 特别想解决的,本人也不例外。 曾经,很多次都...

  • 解 - 困惑

    如来:须菩提,予意云何?狄公:云芳,你怎么看? 问题的背后就是答案 找到问题,才能定点解决问题 困惑的模糊不清,需...

  • 小白的困惑

    内心太脆弱了还喜欢胡思乱想,不知道为啥总是不由自主的想搞得自己压力很大很难受,然后还会影响睡眠质量,我想让自己不...

  • 利用直播解家长之困惑

    今天开启了面向家长和孩子的第一节网络课,时间长达147分钟,虽然很累,但却是满满的感动! 最近有家长反映,孩子快考...

  • 最近的困惑,最近的困惑(இдஇ;)

    最近的困惑→離現在時間最近的 最近的困惑→離我最近的困惑→急需解決的困惑→重點 最需要解決的困惑:钱 我和金钱的关...

  • 文章的骨架-结构选择

    今天零基础写作课的内容,是学习四种写作结构,写出逻辑清晰的文章。每个写作小白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自己努力的写出...

  • 困惑望解

    可能还是小吧,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做事准则。 要说一个人生的疑惑了。 该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还是按自己惯有做法处理...

网友评论

  • 爱做梦的哆啦梦:日更写作的确很痛苦,特别对于小白来说,不知道写什么东西好,而又没有灵感,就会写的很不顺,头疼
    爱做梦的哆啦梦:@陶然怡得 的确,说的不错
    陶然怡得:看看我之前介绍的那本书《一年通往作家路》,也许会对你有帮助。我个人觉得那本书对于如何激发灵感,或者说养成去捕捉灵感很有帮助。国外写作的思路和我们不太一样,可以借鉴他们对于写作思维方面的打开方法。还有我觉得同是小白的我,主要是基底不够,所以不要着急,不要当成任务一样,把我们写作的兴趣堵死在开始的路上。你说呢?
  • 走在寒风里:最近确实日更得有点浮躁了,每天就是想着如何输出,如何输入,每天让自己陷入死胡同,完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按作者说的,愉悦的读书,需要时写作。
    慢,也是一种哲学。
    陶然怡得:能愉快的读书写作,才是良好的习惯。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呼吸,跟长跑一个道理。这样才能长久的坚持下去,是一定需要表达了,才表达是叶圣陶对待写文章的观点。你的困惑我也有过,看了这本书,我改变了想法。
  • 李思维的好奇心:我也买了这本书,但还没看,谢谢作者的分享,我读这本书的欲望更强了:smiley:
    陶然怡得:好的,一起进步。
    李思维的好奇心:@陶然怡得 嗯嗯,可否互相关注,一起进步?
    陶然怡得:我也只是写了前面的书评,后面的没有写。我自己看过收获还是很大的。对于规范写作很有好处。
  • 秋水清浅:真写作王道🌹🌹🌹🌹
    陶然怡得:用情写作,最难得;不忘初心,更是难上加难。多看好书,才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多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方能共勉。
    秋水清浅:@陶然怡得 嗯,不忘初心,用情写文!!
    陶然怡得:谢谢!经典书籍,叶圣陶治学严谨,值得拜读。
  • 空不异:为输出,当然要大量输入支撑。为享乐,自然随意。读写目的不同,方式又何必一致。
    陶然怡得:确实,不同的人对于写作的理解和想法也不尽相同,找到舒服的方式挺重要的,毕竟写作首先是要取悦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写下去。这是我的理解。
  • 潘隆日木:随心写吧,我的认为
    潘隆日木:@陶然怡得 是的
    陶然怡得:都有颗热爱自由的心,所以才选择在文字里做自己,自由自在。
  • 妖怪来也:有心人
    陶然怡得:我追随你的脚步,你促动我进步。没看你小说前,我都不怎么看小说的。:smile:你领我进小说的门了。
    妖怪来也:@陶然怡得 一定比我强的
    陶然怡得:最近比较忙,才写。谢谢你,我还是要多向你学习。希望经过努力也能写出那么好的小说。

本文标题:写作小白的困惑之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lt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