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丽阁,俗称“望江楼”,位于成都市望江楼公园与锦江交汇处,从这里登楼,可以下望锦江碧水奔流,远看成都市区灯火。是游人登临远眺景色最美的地方。
下图、 从顺江路远看望江楼

下图、从园中近看望江楼
“崇丽阁”因其临江而建,民间俗称“望江楼”,建成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98年),取自晋代大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之句,以称赞该楼雄伟壮观、秀丽典雅。崇丽阁为全木穿榫结构建筑,设计精巧,造型宏丽。楼阁分四层,第一、二层为四面,三、四层为八方,全高27.9米。楼阁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在望江楼(崇丽阁)二楼“文昌帝君位”两侧的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但只有上联,下联的位置一直空白,到今天还在等待对联高手来对。有兴趣的网友、联友可以一展才华,将对句直接寄到成都望江楼公园管理处,那里有征联投递箱,可直接参与评比,说不定你的大作佳联会中选,从此可名标青史,与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了。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下联:空白 等你来对!

下图、望江楼一层的对联:
西汉文章蜀擅长数遥遥千载名流更有何人樆墨妙 南条水道江为大看滚滚百川放海都从此地溯源头


下图、 对联二
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瞻高瞩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蜀山川钟灵毓秀
凌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州俊杰播美扬修


下图: 《崇丽阁记》碑,碑两侧的草书对联:
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秀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佇凉月予怀浩渺逞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石碑后面的212字长联:作者: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可惜上联被碑挡住,没有单独拍照)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 怜花芯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 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送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 ,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殉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 若长歌短赋,抛撒写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 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附首∶看看看 ,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下图、 楹柱对联:纵目上层楼看云树万家桑麻千里 骋怀临胜地正清江南汇雪岭西来


下图、望江楼上望江流

下图、从濯锦楼近看望江楼

下图、 望江楼正面全景

下图、望江楼侧面全景。从侧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楼阁分四层,第一、二层为四面,三、四层为八方,全高27.9米。楼阁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下图、 柱子的撑弓,雕刻和彩画都很精美

下图、 濯锦楼 匾额:月色江声共一楼
对联: 花影常迷径 波光欲上楼


下图、濯锦楼 全景
濯锦楼原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咸丰初年,毁于兵燹。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马长卿在崇丽阁西重建此楼。自古以来,成都织锦业发达,锦工所织之锦,经锦江之水洗涤,色彩分外鲜亮,故锦江又名“濯锦江”。该楼面临锦江,因此得名。
濯锦楼为全木结构,造型别具一格,犹如头朝锦城的画舫楼船。此楼三楹二层,四面格门花窗,其门厅之二层为敞厅,恰似船头观景平台,楼内各柱雕有五彩点金的“二十八星宿”,柱上撑弓为云龙透雕。整座建筑玲珑空透,布局与江岸平行。

下图、濯锦楼内景

下图、 濯锦楼内景

全文完
本文原题:(原创)成都:崇丽阁与濯锦楼
2010-06-02 13:54 发表于【网易博客】
2018.12.31 阅读(1425)| 评论(34)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