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九章

作者: 衣戈达新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22:22 被阅读20次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注释]

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3、文:条文、法则。

4、属:归属、适从。

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

6、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引语]

上一章叙述了大道废弃后社会病态的种种表现,本章则针对社会病态,提出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里,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因而主张抛弃这种聪明智巧。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本章中,许多本子引到“少私寡欲”结束,把“绝学无忧”作为下一章的开端。本书主张把此句放在本章的观点,“绝学无忧”正可以与前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列。

[评析]

前苏联学者杨兴顺认为,“作为人民利益的真诚捍卫者,老子反对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一切文化。他认为这种文化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下德’的圣人借此建立各种虚伪的道德概念,而只有‘朝甚除’的人们才能享用这种文化的物质财富。不宁唯是,这一切产生虚伪的文化还腐蚀了淳朴的人民,激发了他们对‘奇物’的欲望。这种文化乃是‘乱之首’。从这些表白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老子斥责统治阶级的文化,在他看来,这种文化和具有规律性的社会现象是矛盾的,即和‘天之道’是矛盾的。必须抛弃这种文化。它对人民毫无益处。由此可风,老子反对统治阶级的文化,否认它对人民的意义,并提出一种乌托邦思想——使人民同这种文化隔绝。”(《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老子的政治主张虽不可取,但他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并非是没有意义的。

此外,对于“绝学无忧”一句,在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绝学无忧”指弃绝学习就没有忧虑了。这种解释认为老子要毁灭一切文化,当然也就不要学习了。这种意义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创始人,是倡导愚民思想和政策的鼓吹者。另一种意见认为,“绝学”,指抛弃那此讲圣智、仁义、巧利的学问,将其置于身外,免去权欲的诱惑,作到无忧无患。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绝”,其实就是绝招的“绝”,是指至深、独到的学问,老子认为只有取得不同于世俗的独到学问,才能获得对私欲无所冲动的自由。这种意见认为老子正是这样的具有绝学独到的人,表明了他的学习态度。

相关文章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九章感悟部分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九章里重点阐述了它的社会观。 希望世人摒弃圣智、仁义、巧...

  • 回归道社会安

    走马观花道德经(19) 19.道德经第十九景点——抱朴之门 第十九章 回归道社会安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十一)见素抱朴少私寡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九章解读。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 绝学无忧:学习《道德经》心得(21)

    文/若冰 (《道德经》第二十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第十九章里,阐述了他的社会观,阐述了社会病态的现象产...

  • 2018.12.10晨间日记

    起床:9:00 就寝:1:30 心情:一般 午休:无 昨日感悟: 《道德经》第十九章 ...

  • 百字瞻瞻4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 第十九章》 所以要人民有所依归:表...

  • 初识《老子》第19章

    第十九章四十七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九章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杂谈 52

    如何理解老子的 “绝仁弃义”?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仅对 “绝仁弃义”作一理解。...

  • 老子反智反文明吗

    《道德经》通行本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德经》中提到...

  • 牧童眼里《道德经》(82)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九章赏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pc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