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随感
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构筑“理想课堂”,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最近外出听课机会较多,有三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节是实验中学刘向培老师的一节综实课《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成果展示课。整节课老师就是一个导演,两位金牌主持人组织课堂,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舞台上,或分享,或表演。人人参与,人人展示。有快板,有三句半,特别是小品《我的爹在敬老院》让人潸然泪下。小品以一位老人老年儿女在外,自己生活在养老院为题材,先是老人与护士的唠叨,想吃皮皮虾,还不断唠叨着吃糖的故事,明显体现了老人孤独,想找个人唠唠,“孝顺”女儿女婿上场,不争气的儿子上场,还没说上几句,这个忙走了,那个忙走了,激烈的争吵让老人一下子伸出巴掌打在“儿子”身上,“好了,不演了,每天都是这,还得挨巴掌”,故事到这原来并非老人亲生,“我给你们加钱”,“不行”,就这样,老人坐在凳子上,拿起杯子,独自喝起来,嘴里满是老大……,老二……,自言自语地回忆。这时亲生儿子女儿来看了,女儿埋怨儿子,儿子埋怨女儿,护士告诉老人,孩子来看他,老人看都没看,说不演了,不演了……这个小品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孩子们九年级,毕业班,面对升学的压力,可孩子们俨然就是小演员,人物角色表现的恰到好处。在这节课上,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展示,口才得到了锻炼。老师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台,几次泣不成声。孩子们赶忙给老师送上纸巾。我想这节课将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通过展演孩子们更懂得老人的孤独,关爱老年人,感恩自己的亲人。孩子们更懂得了感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这背后有又承载着多少老师的艰辛,不言而喻。有时候我们总是害怕活动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孩子们不会演,演不好,可在刘老师的课堂充分证明了,活动也能让孩子更优秀。


一节英语课。昨天听了我校孔祥亚老师的一节英语课《Best wishes to you》,课前三分钟英语介绍,口语标准流利,课堂从词汇到句子,再到文章。通过点读笔听,小组读文展示,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小组展示环节是一个亮点,人人开口说,英语只有多读多说才能有语感,课堂有练习,有延伸,老师先在展台给孩子们写祝福,然后让孩子们给老师写祝福语。英语写作在课堂得到了体现。课堂紧凑,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间。课后,兄弟学校的几位老师惊叹于孩子们的表现,孔老师也分享了平时的一些做法: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分组写句子课前进行展示,表现好的有奖励,评价机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今天听了东街小学郭燕老师的一节《童年趣事》,同样课堂精彩纷呈。课前《我向往的大学》演讲,孩子落落大方,娓娓道来。练习时说说我的童年趣事,老师示范说,激起孩子们说的欲望,大家积极踊跃。培养卓越口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上及时的评价语,孩子的阅读批注,语文课上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的归纳,老师引导到位,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这三节课,理想课堂的六维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反思我的课堂,我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多。有时候我们说累,没时间完成我们的任务,这只是一个借口,是自己推脱的理由,比起刘老师教两个班的英语还担任一个班班主任,她的课上得这么好,时间从哪里来?活动学生的表演还那么精彩,这是一位有智慧,有灵性,更敢于实践并坚持做下去的我们身边的榜样。孔老师上课微笑,亲和度十足,学生的英语表达流利纯正,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是学生们喜欢的好老师。郭燕老师知性美丽,有才华,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为了让家长乐于进课堂,自己在班级群里发红包,谁抢到谁来,自己每天坚持读书打卡,并且和孩子一起列计划。我觉得她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也正如新教育实验所说: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