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暇之余,看书读文字。头昏脑胀时,有时换个方向,有时眼光投向窗外。
眼神懒散而悠远,透过时光游弋在绿意之间。停留或者跳跃,都是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机能。
忽然发觉,有很久没有看过电影,也很久没有特定的时间去追剧,沉迷于简书文字中,安度闲暇时光。
人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有时如同一面镜子,你对他笑、对他哭,回馈你的也是同样的笑与哭。
张爱玲曾经说过:“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人生如旅,人生是一场接受而成长旅程。也是一场为了真实的自我救赎而抗争的过程。
人生旅途中,会遇见风景无限,也会遇到各式各样境遇。怎么看待所遭遇的事物,怎么解决所触碰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的人生成长的主宰。
生活中,都在尽可能的做着自己喜欢又可支撑生活的事情。也有为了生活而去努力的人,披荆斩棘,历经坎坷,尝尽生活的滋味。
人生路上有热切的希望,也有孤独的绝望。谁都渴望能够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奈何,总是身不由己,茫然不知所措。
很多时候希望与绝望是对等的。有的人经受着求而不得的痛苦,有的人一直是水到渠成的安然。
光阴有四季,岁月有轮回。
很多时候,等到经历坎坷以后,等到岁月沉淀,才有深深体会。曾经的偏颇与执念,一直都是内心的自我设限。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的人生框在了一个范围内,徒劳挣扎,无从突破。
那些看不见的限制性信念,那些无意识中的缺绊成为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说曾经的失败,而是那些自以为是。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总有一种精神引领向前。也总会有一种方法刺激自己。
想起昨天看到好友无物永驻的书评,《旅途终点》:人生是一场为真实的自我抗争的旅程,虽然是书评,较长篇福的文字中,是讲述一部《旅途终点》的剧情,引用了长篇小说《无尽的玩笑》的生活片段为启迪。
通篇文字中都是一种自我审视,都是为真实的自我抗争的生活旅程。
01:从成“瘾”带来的心灵危机
讲述那些自己生活中有“瘾”的人,因意志薄弱,逐渐失去自主性而沉迷其中。不可控制的幻想成“瘾”,不停向外索取,试图驱散人心孤独,反而变本加厉,焦头烂额。
02:审视自己的欲望
在这个尘世喧嚣的时代,面对各种诱惑的吸引,对于名望过于看重。由于贪婪作祟,使得欲望膨胀,迎合背后,浮华万千……
03:为真实的自己抗争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想得到关注与分享,又想有自己独处的空间不被打扰。可是世间万物都是相辅相承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类自身的惰性对抗的是自主性与真实性。
一直佩服好友无物永驻的眼光独到犀利。看一本书或者看一部剧,不但看透内容,还能举一反三的把同类体裁的书或者剧,放在一起讨论比较,贯穿全文。不但站在自己的立场,也站在大众的立场,追着看过的文字,不但重新看到书或者剧的内容,还学习到看问题的角度。
记得《无尽的玩笑》这本书中,开头是人们对于作家的态度。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充满幻想,常常不自觉的将书中虚构的人生与作者本人对号入座。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友人相聚闲聊,有的人会对他的言语妄加揣测。如同简书中,有时候的文字只是一部作品的内容,读者常常按自己的理解,去虚构自己认为的形象。
想起生活中的人,既渴望追逐自由无拘束的心境,又想保留一份年少时的俏皮纯粹。看似是矛盾综合体,却是一种最自然的和谐平衡感。

想起蒋坤元老师,一个事业成功、对文字喜好到极致的作家,也常常在分享着自己的经历中、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
蒋老师早已人生丰盈,却还在自律的生活中,追逐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方式,为生活中真实的自己抗争。
这段时间里,追读蒋老师的文字,都是他事业与爱好的背后,学习心得的分享。
看一部好书,深受启发后的摘录。
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读《一年顶十年》。 剽悍一只猫说:我是用下面这些话刺激自己写书的:完美主义,往往是懒惰者的借口;初稿都拿不出来,你还想写畅销书;别人都出好几本了,你还在等什么;你不是想出很多书吗?先把这本出了才会有下一本;写书是对一个阶段的总结,别想太多,好好总结就行;如果你自己不写书,就永远只能推别人的书……
剽悍一只猫: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平庸之辈,那么,你的内心很难强大起来。如果你想成为强者,你现在就可以向强者靠近,并以强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像强者一样活着。(《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蒋坤元老师:我说过一句话,我喜欢先把红旗插到山顶,然后一步步爬上去,征服它。2002年9月,我开始创业,那年我刚好40岁。在这之前,我是村办厂供销员,每天跟着卡车送货,每天与检验员和仓库员打交道。自从做老板后,就与很多大老板打交道了,交际圈与以前完全不一样,让我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读书看文字,都是一种灵魂充电。简书中,很多友人的文字中,都有不同的闪光点,都有值得阅读值得学习的地方。
看一部好书,每一遍都有收获。字里行间,或多或少,都有内心的共鸣,都有刺激自己的契机。
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逆着时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仓央嘉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