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美心
与约翰同读旧约,再思约翰福音的十架神学
一,对象,目的
犹太背景的信徒,也包括未信者。
目的,兼具造就性,福音性。
二,写作日期,地点,背景,文学风格
约翰福音在公元80-85年,在以弗所,为了驳斥教会中诺斯底主义思想而写作。
这些措辞源自巴勒斯坦,并且,毫无疑问,源自耶稣,但约翰选用了,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主要是主耶稣,是私下一与门徒亲密对话或与有学问的文士做神学性辩论时才使用,为了阐明自有永有的道在耶稣基督的历史性事件中形成了肉身的全部意义。
三,约翰福音与其他三本福音书的关系
在事工的地点上,有不同,在资料上运用不同,在文体写作上不同,主题不相同,结构不相同。
五,结构大纲
分为四部分,第一次序言,V一,1-18第二是记号之书,V一,19-十二,20第三是荣耀之书,v十三,1-二十,31第四是结语v,二十一,1-25。
六,内容脉络
约翰福音的十架神学在新约中则具特色,把耶稣钉十架,诠释为彰显荣耀和王权的时刻。
我们尝试运用弥赛亚受苦受难和耶稣死亡之果效,十字架上的君王作为双主轴,阐述钉十架和弥赛亚。约翰福音五章39节,是旧约圣经的总结,为拿撤勒人耶稣做见证。
约20章,31节,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圣经一词出现在约翰福音十二次,圣经一词重复出现,是强调旧约已预言了弥赛亚的受难。,约二章22节,第一次引用约翰旁白说明门徒起初不明白耶稣说话的真正的意思,但耶稣从死里复活后,他们就相信圣经和他说的话?
当时犹太宗教领袖批评耶稣搅扰圣殿的商业活动,但约第二章14到22节,耶稣以圣殿被毁,与重建回应。
约二13是约二,1-11,迦拿婚宴与约二,14-22,洁净圣殿的转折经文。
地点也从加利利的邻居转变为耶路撒冷的圣殿,犹太人的政治宗教中心。人物也从耶稣的母亲转变为耶稣与宗教领袖的对话,气氛由欢愉的喜宴,变为针锋相对的敌对批评。
加拿婚宴是个神迹,是记号之书中第一个记号,石缸在1世纪犹太社会石器专门盛清洁用的洁净水以便洗过的物品符合宗教礼仪上的洁净,宗教用的洁净水变洒后,宗教用途改变了,水变酒反映了主耶稣所要成就的事超越了犹太教的洁净事例指向了未世圣殿和弥赛亚,因他施行神迹显出他的荣耀,门徒就相信他。
约二19. 洁净圣殿没有立刻行神迹,但耶稣的回答预言了神迹,你们折毁这殿,我三天内要把它建起来。在约翰福音第二章22节,》就想起他,在耶稣复活后说过的话就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话,指向耶稣乃是末世圣殿预表耶稣以圣殿被毁和重建来引喻,他的死亡和复活。
约二十3-9,是最后一次出现圣经一词,耶稣死后,第三天彼得和主所爱的门徒听了抹大拉的玛利亚的见证就来到耶稣的坟墓,他的尸体真的不见了,二十,9的旁白,当时门徒不明白圣经,就是指着耶稣必须从死人中复活。
第一次及最后一次运用圣经一词的出现,约翰并没有指明或直接引用旧约经文,而用旁白隐喻暗示旧约整体指向弥赛亚的死亡和复活。
约翰选取记载一部分神迹记号,借此验证,耶稣是基督是神儿子的身份。
七个神迹记号中,其中有三个神迹的背后,延伸了耶稣的宣告,五饼二鱼神迹,其中一个宣告,我是生命的粮,医好瞎子的神迹呼应我是世界的光,耶稣使拉撒路复活的记号,我是复活和生命。但群众仍误解了耶稣的意思。譬如群众在约翰福音六章31节,耶稣提到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遭遇,说我们的祖宗在旷野里的玛哪,正如经上所记,他把从天上来的食物次给他们吃,群众误解耶稣所说,从天上来的食物,他们关注肉身的食物,但耶稣所说,的却是从天上赐下的,真粮。
在约翰福音中,神迹本身不能使人得救,唯有明白神迹或记号的真正意义,相信耶稣是基督,明白的才能得生命。同样误解的主题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坚信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
约十二,38-40,是记号之书的结尾,两度引用旧约以赛亚书52章,一节以及六章十节形容耶和华仆人忠心宣讲主信息可百姓却不顺从,是因为神使这些已叛逆的百姓心里刚硬。解释了犹太人心硬,拒绝耶稣,引导读者明白了,弥赛亚受苦受难,是一个钉十字架的弥赛亚。
约十九24-37,是荣耀之书的尾声,有三处旧约经文引用,此处旧约经文的应用,彼此强化合力,指出耶稣死亡,不但不能否定祂的弥赛亚身份,反而验证他就是旧约所预言要来的君王引导读者明白弥赛亚的死亡果效,十字架上的君王的意义。
十二章38-40,有两处旧约经文,这是要应验以赛亚先知所说的话: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他们不能相信,因为以赛亚又说,神使他们,瞎了眼了,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而回转过来我就医好他们。
约十九36-37,有两处引用旧约经文。这些事发生,是要应验经上所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另一处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刺的人。这两处的旧约经文前后呼应指向中间的叙事,耶稣被犹大出卖,他被钉十架。
前者是记号之书指证耶稣的身份让门徒确认一个受难弥赛亚,钉十架的弥赛亚。
后者是荣耀之书指耶稣的死亡,被高举复活得荣耀一个十架上的君王。
验证了耶稣被钉十架,成全神在旧约中的启示的旨意。
耶稣预言,他死亡的方法指出他的死亡方式是钉十字架
早期罗马人犹太人对十架的认知都是负面的,十架是罗马最严酷的刑具。
申二十,23,犹太人认为被挂木头上的人是被神咒咀的。
弥赛亚,是如此的荣耀代表神的王权,能力,胜利。但耶稣却预言,他的死亡是被钉十字架上是如此差耻的死亡。必须处理弥赛亚与钉十字架的关系,约翰运用旧约引文阐明耶稣是钉十架的弥赛亚。
约翰以举起来得荣耀来描述耶稣死亡事件基于旧约圣经引文以赛亚书52章13节到弥赛亚书53章12节。对应约三,14-15,怎样举蛇。对应约八,8-28,举起人子来……我是基督。约十二32-33,我若从地上……指着自已将要怎样死……。
以赛亚书多次支持耶和华的仆人,不是因为做了任何恶行而招致神的刑罚,而是为了担当神百姓的罪孽而受苦,使他们可以称义。所以赛52章,13节到赛53章12节,就是他担当以色列人的罪而受苦,最终却被神升高,所以仆人被高举得荣耀含有受苦的意义,不但出于神的旨意也有赎罪,献祭的行动。
回应约翰福音三章15到17节,耶稣在十架上被高举是一个记号,最大记号父与子同得荣耀,也显示了一个钉十架的弥赛亚代替了他的门徒和众人受死,他们可以得神的救恩和不被定罪。
耶稣道成肉身从天上降下,他受死复活回归父亲那里,下来,上去,强调耶稣死亡所带来的果效,借此引导读者认信钉十架的耶稣是弥赛亚,神的儿子,使他们因信耶稣的名得永生。
耶稣被杀,死亡的果效,神儿子在十架上被高举反而彰显王权,荣耀,魔鬼却是在耶稣受难时被击败,他却复活,从而引导我们归信一位从死里复活的弥赛亚。
钉十架和弥赛亚让我们从耶稣复活的角度解释,他受难的意义成为十字架上的君王,一个完美的结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