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个讲道德的人

作者: 伊木诗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09:26 被阅读5次

好吧,这个标题纯粹就是为了吸引眼球瞎JB扯淡的。

下面是我自己翻译的《道德经》普通话版。

今天先放前九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支持一下。

==========

或曰:

遇慈悲而言金刚,化得失而念道德。

人生如此,去日若何?

是为此意,自译道德。

即此。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那些可以用言语来叙说的,就不是永恒的。那些可以用文辞来修饰的,就不是长存的。“无”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表达混沌未开天地鸿蒙时的一种状况,“有”这个概念,则可以用来描述世间万物产生本原的一个基准。因此,既要懂得从“无”中去探究宇宙万象的精妙,也要懂得从“有”中去体会世间万物的端倪。这两个概念,渊源相同而名称迥异,又同样是玄妙而不可言说的。它们无限玄妙,又无限深远,可以称作宇宙万象世间苍生的一个奥妙之门。,

------------------------------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世人之所以都知道“美”是美的,是因为有了“丑”的存在。世人之所以知道“善”这个概念,是因为有了“恶”这个概念的存在。

所以,有与无相互衍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形成,高与下相互充盈,音与声相互调和,前与后相互随和——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关照世事,以无言的方法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妄求端始,有所施为,但无所倚恃,虽功成而不暗自居功。正因为这不自居,所以就无所失去。

------------------------------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求能,世人就无所争执。不稀罕珍贵物品,世人就不再偷窃。不让欲望彰显,世人就不会乱了心神。

因此圣人的处世之道,在于抽空世人的心机,填饱世人的肚子,削弱世人的竞争,强壮世人的体魄。使世人常常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即使是那些有智巧的人也不敢妄自行事。如此无为,清净自然,则天下平泰。

------------------------------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空虚而又充盈,它的作用却是了无穷尽的。它无限深远,像是万物的宗始。世间万物,都在消磨它的锋锐,化解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和同于尘垢之中。它若隐若现,像是实际存在,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也许是天帝的祖先吧。

------------------------------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一条刍狗一样,任其自生自灭,同样,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他也以对待刍狗的方式来对待百姓,任其自作自息。天大地大,其实也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虚空而永不枯竭,愈鼓动风就愈加猛烈,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多言赘语只会使人心浮气躁,若要清净无为,不如静守虚空。

------------------------------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是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不死的,她是天地万物玄妙的母性。玄妙的母体生育的产门,这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所在。她是这样的连绵不绝,在浩大的宇宙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恒久存在,是因为他们并不自恃于自身的存在而自然的存在,故而能够恒久存在。

因此,圣人遇事谦逊无争,反而能够领先于众人;常常将自身置之于事外,又往往能够保全自身。这不正因为其无私么?所以才成就了其自身。

------------------------------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大的善良应该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其相争,停留在世人都不曾在意的地方,所以更加的接近于“道”。

所谓善人,居住在善于思考的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无私、真诚,善于相处,言谈中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此善人为人正直,慵于争执,所以往往没有过失,亦没有怨尤。

------------------------------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显露锋芒,其锐持之势往往难以长久。金玉满堂,无法长久守藏,富贵一旦到了骄奢的程度,无疑就是为自己种下了祸根。成功之道,即合圆满,含敛收藏,这样才符合大道的自然规律。

------------------------------

老子是个讲道德的人

相关文章

  • 老子是个讲道德的人

    好吧,这个标题纯粹就是为了吸引眼球瞎JB扯淡的。 下面是我自己翻译的《道德经》普通话版。 今天先放前九章。 有兴趣...

  • 午夜来电

    原著:MJ Orz 翻译:老子讲道德孙子才玩兵...

  • 《论语》之道德

    我们都知道《老子》讲道德,是故老子之言为《道德经》。其实《论语》也讲道也讲德,只是《论语》之道是“本立而道生”之“...

  • 道家和兵家

    道德经,又名(老子)中国历史哲学的顶峰之作,表面上这本书是讲道德、哲学、辩证论的书籍,接触久了你会发现这本书通过哲...

  • 精塾学院:韩鹏杰讲道德经之得道者的画像(3)

    【用户分享】 最近订阅了精塾学院的《韩鹏杰讲道德经》,比较喜欢内容,因此拿来分享,今天分享第二十章,老子讲...

  • 感想

    好人不会变坏,坏人不会变好。一个讲道德的人永远知道做人的底钱。一个贪婪的人永远不会满足。

  • 老子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一)

    老子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后来有个也很厉害的人也是这么说我的,他好像叫毛泽东。 老子是谁?老子叫寤生,因为出生的时候...

  • 看老子传道图有感悟

    老子是一个颇有智慧的人,学习老子知识是养育自我的智慧。从老子传道图看出藏龙卧虎的智慧。 老子为什么要和老虎说话,说...

  • 心理学与《道德经》:人间大道,殊途同归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不过5000字,但却写尽了智慧。最近我读了齐善鸿教授的《齐善鸿讲道德经》,受益良多。 《道德经...

  • 精塾学院:得道者的自画像(1)

    最近订阅了精塾学院的《韩鹏杰讲道德经》,讲到第二十章,韩鹏杰老师说这部分是得道者的自画像,或者说是老子自己的自画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是个讲道德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fk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