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到珍门去

作者: 云起龙飞 | 来源:发表于2020-09-16 15:27 被阅读0次

喜欢逛逛老街,越旧越老的东西总让我觉得神秘感很重,就会幻想曾经的那里发生过什么,都经历过什么,往往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到访,去踏足每一个值得驻足的地方。

在常熟,老街在逐步消失,以前这些老街曾经很繁华,曾经非常的热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商业的重心逐渐的转移,受到没落了,直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珍门老街的走访,缘于沈家市老街的走访,走访完沈家市后到了饭点,而沈家市基本没有像样的饭店,转而去条件稍好的珍门,距离也不远,3公里的样子,一脚油门就到,也顺便尝尝珍门有名的酒酝饼,这才触发了珍门老街的走访。

珍门镇原名为“珍门庙”,亦名“珍市”。位于梅李镇东,是明代晚期形成的小集镇。陆泾河、盐铁塘、珍门泾流经此处,小镇河网密布,在漕运发达的年代,一片繁荣。传说,原先集镇上有一座古庙,该庙正门上有两粒珍珠,这两扇门被视为珍贵之门,亦作“真门”,这座庙就以庙门名,称为“珍门庙”,此后,这个小集镇因庙得名,叫做“珍门庙”。

明朝陶复光曾写过一首《过珍门庙》的诗:"平野存孤庙,凄凉旧迹湮。夜深云作主,春人草为邻。铭石横沙岸,苍苔护法身。王孙日日过,檀度是何人"。描写了当时珍门的情景,可见珍门至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每一个破旧的老街都承载着城镇发展的脉络。它是历代原住民居住的地方,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珍门,周边的老人提及珍门,习惯称之为“庙廊(上)”。

如今,古庙已毁,仅存古银杏两株,为惟一古迹。证明它曾经香火鼎盛的两棵银杏,已长成参天大树,500多年来,默默的守护者这条街,这方人。此时正值仲秋,抬头仰望,郁郁葱葱。

银杏树下是一个电影院,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看一场电影成了赶时髦的人的首选娱乐方式。2006年新的珍门幼儿园迁建于此,珍门老电影院从此告别历史舞台。

笔直的老街,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已经随着往事褪去,如今的珍门老街,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失去“人气”的老街在风雨岁月中逐渐衰落,人员大量外流,已经不再热闹。

曾经的珍门卫生院已经变成梅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珍门分中心,老卫生院对面的药房却一直保持着记忆中的模样。

古朴的老街,和人声鼎沸的时尚步行街比,少了点人气,却多了一份烟火气。热气腾腾的羊肉面馆、粮油店、烟杂店、五金店、理发店、涂料店、牙科诊所。

到了珍门,就不得不说说东街上的红星食品厂。每年春季的酒酿饼和中秋节前的苏式月饼总会勾起食客的馋虫。红星食品厂的酒酿饼皮薄馅多,甜度适中,下口松软,常常一出炉就被抢购一空。

在街边不走眼的地方有一块不太醒目的红星食品厂的招牌,经当地人的指点,说是“一大里('常熟人“一直”的意思)走到底就是红星食品厂,七拐八弯后找到了红星食品厂。工人们正在吃饭,一对中年夫妇正在选购苏式月饼。因为不是酒酿饼的时令,没有享用到心中念念的酒酿饼,店主热情地让我们尝尝苏式月饼,尝了四分之一个月饼,正宗的苏式味道,感觉有些偏甜。

这家的苏式月饼也是人气商品。每年中秋节前,许多门市部、团购店都会来进货。尽管市面上各种口味、各种包装的月饼让人眼花缭乱,但它还是有一批忠实粉丝。饼皮酥松,馅料满满,甜而不腻,小时候就喜欢将饼皮一层一层撕下来吃,这是广式月饼无法替代的乐趣。除了时令的酒酿饼和月饼,红星食品厂平时也生产饭粢糕、麻糕、芡实糕等传统糕点。这么多年来,没变的除了包装,还有记忆中的味道。

许多曾经遍布街头巷尾的老行当,正在随岁月远去,渐渐地淡出我们的视线。老街上的棉花加工店见证了历史变迁,这是一段带不走的历史和记忆。小时候,入冬前,妈妈会将当年新收的棉花晒好,送到附近的轧棉花店加工成温暖蓬松的棉胎。家里那些老旧的棉胎,加些新棉花料或者羊毛线,能重新变得暖和柔软。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直接在家纺店买现成的被子,城市里也再难找到加工棉胎的小店。

老街的每座桥都是有故事的。横跨珍门泾的新金桥是一座水泥桥,现在已经被刷上蓝漆的钢铁结构桥取代,是老街的主要通道,以前没有支梅公路的时候,这座桥也是整天人来人往。珍门还有一座时代特色鲜明的东方红大桥,位于老街南街,横跨盐铁塘,为跨度很大的红砖双曲拱桥,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走到,留待下次探访。

新金桥边的供销社曾是老街上最好的门面房,现在已经变身为横机作坊,七八个中老年妇女在劳作。在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供销社”是一个十分吃香的单位。在超市、网购、电商、微商异常繁荣的今天,曾经红红火火的供销社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如同一位行动迟缓的老人,让人难以想起它的名字。

走到新金桥的南岸,生活气息更加浓郁,正在翻建的房屋,逗着孩子的居民,屋后还有种着葱蒜的泡沫箱。当年的幼儿园已经废弃,小学校舍变成了工厂,朗朗读书声被织机轰鸣声取代。

其实不需要再走下去了,已是名存实亡的老街了,探访老街无非就是了解一下古代的建筑,但现在的老街已经完全没有了老街的气息。

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翻新、修路筑桥,老街的规模也不断缩小,往往只有一、两条不长的街道还有些老房子、老建筑,这保留下来的街道就被叫做老街了,而保存完好的规模较大的区域就被叫做古镇了,也就是说古镇规模较大,老街规模小,这也许就是古镇与老街的区别了。

相关文章

  • 散文丨到珍门去

    喜欢逛逛老街,越旧越老的东西总让我觉得神秘感很重,就会幻想曾经的那里发生过什么,都经历过什么,往往带着这样的心情去...

  • 到三门去

    昨天同房小朋友发烧,替她刮痧,让她热水泡脚了之后,这娃身体好多了,下午我们游玩回来,她已经说肚子饿了,一起吃过晚饭...

  • 散文丨盘门景端午情

    我用我的心,静静的感受我走过的每一处风景,历史留给我们太多的奇迹,轻轻地翻开苏州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仰望蓝天白云,那...

  • 挣扎,在于不甘(深度好文)

    作者丨西子谦 来源丨散文品读(ID:xiziqian000) 编辑丨安般兰若(ID:anbanlr) 终究, 会走...

  • 三篇点评

    -01- @孟珍羽丨007-8798丨践行丨汽车营销 [爱心]点评如下: ①我和我妈都在控制对方,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 我的户友小方

    我的户友小方(散文) 文/刘艳珍 去小方家,走在鸿博景园曲径通幽的小路上,阳光明媚,...

  • 散文诗丨出嫁的日子

    散文诗丨出嫁的日子 -------为童年伙伴QY出嫁所作 ...

  • 散文ll门

    参加一个婚礼现场。新娘和新郎美貌知性,甜蜜融融。 在举办完婚礼仪式,二位新人即将携手跨过幸福之门的时候,婚礼司仪忽...

  • 散文丨若到胡乐赶上春

    我是一个旅行者,我又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旅行者。我常反复到一个地方去旅行,比如皖南。 春夏之交,一路西行到宁国,挂...

  • 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暖心散文集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文丨蔷薇下的阳光 总有一首歌,唱到心坎里;总有一个人,甜到心间儿;总有一座城,恋恋上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丨到珍门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xh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