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思想海教育
他们,是比父母更希望你成才的人

他们,是比父母更希望你成才的人

作者: 月色沉思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08:55 被阅读13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当你离开校园以后,再一次遇到曾经教过你的老师,你会怎么做?是鼓起勇气跟老师问声好?还是装着没看到老师?

然而却有人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安徽阜南14周岁的冷某,2018年12月29日在第二初级中学校园内,暴打了他曾经的老师赵某婷。

冷某从赵老师背后突然袭击,一棍子把赵老师打翻在地,然后抓起赵老师的头发撞击地面,直到赵老师被打至昏迷,冷某才逃离现场。

当警方将冷某捉拿归案,赵老师才知道被自己的学生打了,伤心地几天没有进食,一直在发呆,赵老师的父亲说,女儿想不通为什么学生会打她?

我们的社会这是怎么了?原本应该受到尊重的老师,却被学生如此对待,难道老师教书育人,都做错了吗?

老师,是一份非常神圣的职业,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更是老师教会我们做人,老师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更是每一个孩子人生的引路人。

【2】

敬业奉献是本职。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给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韩愈还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从古至今,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正是老师一代又一代地传道授业解惑,才让我们一点一点成长进步。

每一位老师走上讲台,都会带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期待把自己毕生所学都教给学生,甚至把生命都留在讲台上。

电视剧《我的博士老公》中就有这样一个感人的场景,晏老教授身患绝症,却坚持要上最后一堂课,强撑着身体给学生们讲课。

老教授最终体力不支,坐到椅子上,双手撑着头倒在讲台上,学生们赶紧围拢到老教授身边,深情呼唤老教授,可是老教授已经听不见了。

一辈子兢兢业业的老教授,用尽全部的力量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浙江大学蒋克铸教授却在退休后一直眷恋着讲台。

85岁的蒋教授,已经退休二十多年,可是他不愿意放下珍爱一生的教鞭,退休后又返聘回来,继续上课到2008年。

蒋教授颐养天年近10年后,到了2017年的10月跟学校提出,希望能再上一次讲台,把他积累一生的知识分享给学生,他说,害怕人走了,经验没留下来,这是最大的遗憾。

三个多小时的课,蒋教授一直坚持站着上,他倔强地认为,站着上课,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可是蒋教授却忘了,他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

那三尺讲台仿佛有魔力一样,那些把一辈子都奉献给讲台的老师们,哪怕到了站不动的时候,还是会眷恋着讲台,只为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们热爱这份工作,兢兢业业地工作,认真讲授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努力工作一辈子,把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真的非常值得敬佩。

【3】

博爱平等是本分。

老师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人,更是引导学生走出迷茫无助的人生导师,《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就是这样的好老师。

马修应聘到一家寄宿制学校当学监,却遇到了一群问题男孩,第一次上课男孩们就抢了他的包抛来抛去,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

即使男孩们一次又一次地制造各种麻烦,马修却从来没有灰心过,他决定组建一个合唱团,带着他们一起用音乐打开心扉。

皮埃尔嗓音出色,性格却倔强经常犯错误,马修的鼓励终于让他开口;小佩皮诺不会唱歌,马修就让他当合唱团助理。

跟随着马修的手势,每个男孩都认真演唱,他们的眼神里多了温和和坚定,不再有往日的调皮捣蛋,马修用音乐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马修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发掘出孩子的特长,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信,美妙的歌声传遍学校内外。

当马修被校长无辜解雇,拎着皮箱走出校门的时候,男孩们从窗口扔下一个个纸飞机,纸上写满了对马修的爱和感谢,让马修觉得特别安慰。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能有出息,哪怕是一些别人看来的问题孩子,老师都不会放弃,希望通过感化和教育,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向上。

前一段时间,南京一所小学三年级某班的45名家长,联名要求班上一个名叫昊昊的学生换班或者转学,原因是昊昊过于调皮,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可是校长却三次坚决拒绝家长的要求,她说对每一个孩子都要“不抛弃,不放弃”,虽然昊昊有些行为的确不对,但这不是放弃他的理由。

是的,为师者都有一颗博爱的心,他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教育的机会,他们不希望一个孩子掉队,这就是老师博大的胸怀。

老师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哪怕这个孩子很调皮,老师都不会放弃他,这是每一位老师的本分,他们始终牢记这一点。

【4】

引领成长是本能。

很多老师都知道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后来又有人提出,老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可以。

其实大部分老师都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知识,用更精湛的教育方法,和更敬业的态度来面对学生。

电影《嗝嗝老师》中的女教师奈娜,从小患有图雷特综合症,总是控制不住地摇头,并且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被很多学校拒之门外。

后来她遇到了可汗老师,才得以继续学业,所以在她毕业以后,一心想要成为像可汗老师那样能够激励学生的老师,哪怕付出了五年的漫长等待。

然而当奈娜接手全校最差的班级后,这群贫民窟里的孩子不仅嘲笑奈娜的缺陷,还制造各种恶作剧来捉弄她,企图让奈娜放弃他们。

奈娜却用学识征服了学生们,物理、化学知识信手拈来,简单几句话就让他们心服口服,哪怕是喜欢赌博的孩子,奈娜都鼓励他学好数学的概率知识。

当学生们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在教室里制造烟幕的时候,奈娜却跟校长求情说孩子们不是故意的,这份担当终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就像奈娜说的那样,一般的老师教授知识,优秀的老师教学生理解,如果老师更优秀,他会告诉学生如何运用它。

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是学生们心中的女神,不仅是陈老师长得漂亮,更是因为她在课堂上经常金句频出,很多学生都说“一语惊醒梦中人”。

陈老师说,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它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

陈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她哲学博士的功底,再加上孜孜不倦地研究,才有了她今天被学生追捧的火热场面。

做老师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地调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更需要老师持续地学习,才能把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传递给学生。

带领学生一起成长,是每个老师的本能,因为老师们知道,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老师前进了,学生才会跟着前进。

【5】

至今我还记得,16年前的9月1日,我走上讲台成为一名老师,第一堂课上完以后,我才发现后背全都是汗,有紧张有兴奋,更多的是职业使命感。

六年教书生涯虽然短暂,但是我却经常在梦里回到讲台,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知道老师的责任有多重大。

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老师这份职业虽然只是千千万万职业中的一种,但是却有不同的职业意义,因为这份职业担负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而老师们更是用他们的优良品德和真才实干,带着学生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教会学生们勇敢面对人生的风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相关文章

  • 他们,是比父母更希望你成才的人

    【1】 当你离开校园以后,再一次遇到曾经教过你的老师,你会怎么做?是鼓起勇气跟老师问声好?还是装着没看到老师? 然...

  • 姐姐

    姐姐这个身份,她比父母更了解你,比父母更能感受你的处境。她不想约束你,给你束缚,比父母更爱你,更希望你过得好。 姐...

  • 起来,在婚姻里受苦受气的人们,你需要知道这个道理。

    病人比健康的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 同理,失去父母的人,比父母健在的人更懂得父母的重要性;失恋或者离婚的人,比一般的...

  • 儿子,我们一起做同学

    希吃饭时问妈妈他的名字有什么含义,“李是老祖宗的姓氏,彦指古代有才德的人,希既是希望你德才兼备也是父母的希...

  • 人生十二法则三

    法则三:放弃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酒肉朋友不是真的朋友,真的朋友会真心希望你好。与上进的人交朋友,他们希...

  • 喝再多心灵鸡汤,都不如现实扇你一耳光

    什么是现实? 现实就是,律师希望你打官司;修理工希望你车坏;家教老师希望你挂科;小偷希望你腰缠万贯...唯有父母希...

  • 《成长比成才更重要读后感》

    我觉得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在凌志军写的《成长比成才更重要》中可以有所感悟。 现代社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

  • 父母是伟大的也是沉重的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他们很严厉的管教你,很严肃的教育你,希望你能够活成他们眼中的样子,活成他们希...

  • fighting!小青年

    比自己优秀的人他们更努力~

  • 不被双方父母祝福的婚姻会幸福吗?

    父母是最关心自己子女婚姻和幸福的人。有些婚姻之所以不被父母祝福,可能是父母觉得你们的结合也许不是太匹配,他们可能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们,是比父母更希望你成才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m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