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书中我们知道《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下面谈谈我对其中一些要素的体会。
一:观察
阅读过程中我做了有关观察的问题练习:
1、小红完全没有上进心。
观察:小红大学毕业以来除了上班,没有去参加过一次学习。
2、堂姐很少关心三叔的起居饮食。
观察:堂姐半年来,看望了三叔两次。
3、陈总总是突然通知开会。
观察:这三个月以来,陈总在下班后召集了六次中层干部会议。
4、你从来不主动洗碗。
观察:半年了,你只洗了三次碗。
5、摄影老师总是布置很多作业。
观察:摄影老师每周布置户外作业三题交照片10张
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自己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能清楚地表达出观察结果。
非暴力沟通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
二、感受
体会内心的感受,并将它和想法区分开是很重要的。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产生了我们的感受。
如:1、每个周末回乡下从化温泉家里,看着窗外风景,我总觉得心旷神怡。
2、经历过妈妈两次摔倒住院,现在每次她独自出门都让我很担心!

三、需要
相比于批评,直接清楚地表达感受是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我们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具体的,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对方做什么。
在具体地提出自己的请求之前,要明确谈话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所说的倾听,意味着我们要放下自己心中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去体会他人。
非暴力沟通十分重视培养对自己的爱。
“应该”“必须”“不得不”等词语容易引发我们的内疚感。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在最近一个星期里,我们使用了哪些批评的语言?我们真正的期待是什么?例如:周五女儿回家的,问她“那个补习班是你要求上的,怎么可以一下子就取消上课了呢?太让我失望了”其实我的内心真正是想孩子变得诚信听话,期待孩子的成长进步,实践感觉焦虑!
现在我每天打卡共读此书,一边阅读一边领悟其中精华,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的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