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鳥盒子开了公众号,开始为她的葫芦做记录。飞鳥盒子说她“对葫芦情有独钟”,我以为她是用葫芦做载体,“以物明志”,这个“志”是她的爱情。

飞鳥的爱人是晓鸥,他是一个有天分的画家。虽然没有在专业院校学过美术,却执着地从事着艺术创作。可惜天不假年,骤而英年早逝。
在晓鸥病重的日子,按照晓鸥的意愿,飞鳥和晓鸥曾经租了一座农家院落,在那个院落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直到晓鸥的身体已经必须进医院治疗了,他们才不得不离开。
在那个院落里他们开辟了一块土地,种上了葫芦。
飞鳥和晓鸥种下第一颗葫芦种子的时候,晓鸥对还未破壳的飞鳥说:你也有一双翅膀。

飞鳥按照晓鸥的意愿,非常努力地让画笔也成为自己的翅膀。年近半百的飞鳥拿起画笔,边照顾晓鸥,边学习画画。
晓鸥走后,飞鳥又回到他们曾经生活的野村,新一茬葫芦已经长大,晓鸥没有看到。
飞鳥把所有的葫芦都收了起来,然后雇了一辆卡车拉走了它们。村民们都觉得这个女人很奇怪,居然什么都不要,只要这些不值钱的葫芦。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创作,飞鳥在城郊买了一套顶楼没有电梯的房子,她利用层高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密闭的空间,她把晓鸥的照片和物品放在里面,在学习和创作的间歇,抬起头来,微笑的晓鸥会和她对视。

她又专门买了一间地面的车库。这间车库离她的住房隔了好几栋楼,卖房的告诉她小区住户不多,地面也可以停车。
但她执意要买,离得远些也可以。飞鳥在车库的顶上用钢丝拉起了细密的格子,密度就像练习本的方格。
然后她把那些葫芦用绳子绑起来,一个个吊在钢丝绳上,以防止那些葫芦发霉。要知道,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飞鳥已经年过半百了。
她独自一人,就这样上上下下,一个一个将上千个葫芦吊在了房顶上!
我有一次去看飞鳥,她带我去看她的杰作。当她打开车库门的一瞬间,我几乎惊呆了。我觉得一身鸡皮疙瘩掠过,我没有密集恐惧症,但那种感觉,无以言说。
她说,因为晓鸥,她叫飞鳥,她用盒子装载属于他们共同的灵感、温暖、空间。其实,她这只飞鳥,我觉得就是现实版的精卫,用她的深情、执拗、坚韧在一点点地衔泥填海!

葫芦是晓鸥喜爱的一种创作材料,飞鳥要用葫芦继续联结她对晓鸥的爱,她要把晓鸥的喜爱的变成他们共同的爱。
经过好几个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飞鳥不仅有了自己的翅膀,现在这双翅膀已经坚硬到可以尽情翱翔。
她在葫芦上彩绘、火画、雕刻、押花、针划、镶嵌……,让葫芦随着她的心意,从普普通通变得多姿多彩,变得美妙绝伦!
她和晓鸥共同种下了一粒种子,晓鸥没能看到种子结出的硕果,但飞鳥足以告慰晓鸥当年让她长出翅膀的愿望。

飞鳥一直觉得自己在追随晓鸥的轨迹,其实我觉得现在的飞鸟已经有了自己的轨道。
虽然飞鳥和晓鸥的身体之爱已经消逝,但他们的灵魂依然在一起,因为葫芦而永续。
我曾经和飞鳥学习过制作简单的葫芦作品。一个已经晾到干透的葫芦,要在水里打湿,然后用小刀一点一点刮去表皮,在这一关我的耐心就已经被耗尽了。
然后,在刮干净的葫芦上用铅笔画出轮廓,再一层一层地往里填充各色丙烯颜料,最后再勾出花的朵、叶的边来。

没办法,我只能把过程描述的这么简单,因为我完全没有耐心完成那些复杂的过程,我只是做了大片的涂抹,剩下的都是飞鳥替我完成的。
就像一样都是烧茄子,大观园的烧茄子好吃是因为背后的功夫足够。我能说出来的也就是我吃了一道菜,叫烧茄子。
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希望当你看到并喜爱飞鳥的葫芦作品时,除了欣赏艺术之美,我觉得你还应该知道,带来美的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