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一、运营背后的客观规律:从“层次感”到“非线性”
规律一: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
线性思维即只考虑单一结果导向的思维。比如说,销售类的工作,无论老板还是员工,都只看销售订单数和销售额;再比如,推广类工作,我们也只会看你投放了多少钱,拉到了多少个用户。
规律二: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会加速其死亡。
我们并不是说用户增长不重要,而是一款产品,如果在它自身的核心用户价值点还未明确、产品体验也还不够完善的时候,就要贸然去追求大量的用户增长,这对产品往往是一剂毒药。
规律三: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着“口碑”来进行。
运营对于用户的感染力、服务态度、你的产品理念、你的产品迅速改进优化的速度和能力,你在其他方面给这群用户创造的价值(例如总是送给用户一些意外之喜)等,是这一系列事情支撑起了早期产品的口碑。
二、四种不同阶段的产品及其运营侧重点的差异
1、探索期产品
运营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大量用户,而是为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够服务大量用户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
运营要点:1)挑用户:避免会给产品带来伤害的用户和产品暂时没有能力服务好的用户;2)通过邀请、BD等手段找到一部分“活跃”、在小圈子内“有影响力”的名人领袖型用户成为早期种子用户,继而服务好他们,让其为产品背书;3)对种子用户给予额外的关注。
临界点:活跃用户很多,用户认可度高、用户增长速度明显加速,则可能已经度过了探索期。
2、快速增长期产品
这一阶段,需要动用一切手段、资源,尽可能快速占领市场。
共性:1)推广层面:铺设渠道、应用商店推广、效果类广告等;2)围绕着产品的各种事件、话题往往在这一阶段层出不穷;3)通过大规模补贴等行为迅速拉动用户增长速度,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4)面向用户的运营,开始由粗放转为精细。
核心目标:
快速获得用户增长,为了尽可能快速占领市场,在各种推广渠道、方式上全面出击,甚至大量补贴,用户运营也迈向精细化。
3、成熟稳定期产品
共性:高度关注用户活跃度,商业变现途径,用户运营全面精细化。
4、衰退期产品
运营重点:老用户的维系;生命周期的管理(死缓)
三、 如何结合产品业务类型规划运营路径
大部分产品的运营工作如何做规划,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评估:1.商业逻辑;2.典型用户行为频次;3.用户与用户之间是否会通过你的产品而形成某种关系。
(一)商业逻辑
商业逻辑1:直接面向用户售卖某种商品/服务,获得赢利
核心要点:找到足够好、足够多的商品,以足够低的成本、足够顺畅地售卖出去,并确保整体售卖流程的顺畅程度。
运营的核心能力:1)商品和货源的选择和拓展能力;2)商品包装和营销的能力;3)供应链全程服务能力。
商业逻辑2:免费+增值服务
核心要点:是否能获取到足够多的用户,是否能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是否能更顺畅地撬动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
运营的核心能力:1)免费试用用户的获取能力;2)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3)用户日常使用行为到付费服务之间的路径搭建;4)最终的增值服务或第三方付费服务的售卖。
商业逻辑3:免费+流量/数据变现
核心要点:是否能获取到足够多的用户,用户忠诚度是否足够,是否能积累下来可持续带来新流量的数据/内容,是否可积累下付费方愿意为之付费的内容、数据或特定氛围。
运营的核心能力:1)引导用户发生特定行为、搭建特定氛围的能力;2)持续维系住用户形成的用户活跃度的能力;3)对于内容、数据和现有重点用户资源等的整合能力。
(二)典型用户行为频次
1.用户一次性使用
1)获客渠道的铺设和广告投放;
2)销售转化的有效性;
3)提升客单价。
2.用户中低频次使用(数月一次,1~2年一次)
1)铺设渠道,占据入口;
2)品牌传播,占据认知。
3.用户高频词使用(至少每周一次)
1)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2)在用户获取方面,借助运营机制或运营手段,撬动现有用户的力量,用户带用户。
(三)用户间是否通过产品结成某种关系
1.维系好早期的用户,保持紧密联系,令其极度认可产品;
2.逐渐建立和完善规则、边界和约束条件。
四、如何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运营工作两个导向:拉新or用户维系
运营体系的搭建,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思考:
1)保证基础业务的顺畅运转
2)尽量把产品的“开源”和“节流”变成一些固定动作
节流: 梳理出流失行为比较高发的节; 结合用户访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等各种手段定义;针对每个节点下用户流失的原因,定义出一系列手段以降低流失率
⚠只有度过了探索期、方向相对明确且有一定用户量,以上操作才有意义,否则唯有尽快完成产品的探索和种子用户的积累。
3)确保“最关键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一个“最关键用户行为”,它往往围绕着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服务。
:滴滴的核心功能是打车,美团外卖的核心功能是点外卖。
4)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的建立
what:满足什么条件才定义其为核心用户?
how:怎么对核心用户进行维系?
5)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实现用户增长
五、 理解社区/社群的典型运营路径和逻辑
社区/社群成长路径
1)创建和初始化
关键点:找到一个主题。
* 任何一个好的社区,一定都有某种普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普遍是利他性且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最终会体现在一些规则上。
2)信任感与价值建立
信任感产生于社区提供来超过用户期待值的服务和回报之时。
3)社区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两种套路:
(1)培养和发觉追随者
(2)通过引导,帮助社区内的用户间建立起关系
4)社区“自生长”
该阶段运营人员需要基于社区的共同价值观为社区的行为言论划出一条边界,又或者制定出某种游戏规则,在规则内大家可以完全自由地讨论和互动,但一旦触碰到规则,需封杀。
该阶段运营人员需要着重思考以下:
· 当大量UGC产生后,如何筛选出优质的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和更为精准的推送;
· 如何梳理出一套基于UGC的内容框架和体系,帮助和引导哪些零散产生的UGC内容可以更整体、更结构化、更有黏性;
· 如何做好一些社区内的活动运营,甚至把一些活动变得常规化、事件化。
六、 2B产品的运营逻辑与案例
核心要点:
1)企业是否认可和接受企业自身存在着某些问题,且你的产品有可能帮助他们;
2)你能否击破企业购买决策链当中的关键环节;
3)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否真实感受到价值和效率的提升;
4)用户是都对于你的品牌又更强的信任度,从而在整个决策流程中可以变得更加顺畅?
品牌和传播,就是考虑如何在正确的时间,让正确的内容出现在正确的渠道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