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感冒,真是一种说不出的体验。为纵容一下滋味百般的心情,我决定不做饭了,叫外卖。
用手机点两下,可比厨房里煎炸烹炒方便的多。在支付宝上下了单,我就打开电视悠闲的等着了。11:50的时候,我觉得有点饿,就洗了几颗提子吃。12:10分的时候我没忍住又吃了几颗枣。12:30的时候我觉得这店家有点过分了,说好的预计半个小时,这从下单到现在都已经50分钟了还没送来。我开始给店家打电话,店里听起来乱糟糟的,电话里说已经出发了。挂了电话,已经不能抑制要给个差评的想法。
又等了十分钟左右,我有点坐不住了,开始在房间里转圈,忍着一肚子不满。电话响了,我一看是陌生号码,估计是外卖电话,接起来就准备抱怨。
——-饿了吧?快开门,可以吃饭了。
我还没说话,对方先说话了。这口气,这态度,分明是三分熟络、三分热情,还有四分是诚恳。我一愣神,准备的责备和抱怨,没好意思出口。
打开门,送快递的小伙子一脸笑容:我找了好几圈才找到,真是不好意思,饿坏了吧,赶紧吃,赶紧吃!
饭菜说不上好吃,但我依然给了好评。一个能好好说话的快递员值得一个五分的赞。
有人说,所谓的高情商就是好好说话。我觉得能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人面前都好好说话才算是高情商,或者说能稳定的保持好好说话的心态和兴趣儿才是高情商吧。在外人面前礼貌客气是基本修养,在熟人面前言语有度初见素质,在家人爱人面前能够不迁怒、不宣泄好声好气,则是真正的高情商。
说话,是沟通最便捷而有效的途径。记得茅侃侃说:交流,不是说你想说的,而是说对方想听的。我这样理解这句话,如果你不能好好说话,对方就拒绝接受你用语言传递的信息,那么你所说的就没有意义,没有起到任何沟通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吵吵闹闹的情况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容易激发矛盾。
语文修辞里讲到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通感、反讽……所谓的修辞就是为了让“话”更动听,而好好说话除了“话”本身,还牵涉说话者的态度问题。因为语气、手势、眼神赋予了语言更多的意义,“话里有话"和“话外音儿”说的就是二者融合之后出现的不同状况。
不得不说,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心大多时候处于浮躁状态。好好说话似乎变成了一件难事,因为言语不和发生口角是常见的现象,为此而引发的流血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的杀伤力和抚慰力都是巨大的,好好说话不仅是对听众的尊重,也体现着说话者的个人修养。人海相遇,所谓投缘不就是因为你能好好说话吗?工作往来,我愿意肝胆相照,不也是因为你能好好说话吗?居家生活,能够互相理解宽容,不正是因为彼此愿意好好说话吗……
好好说话,你和这个世界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小,你的心会越来越敞亮,路会越走越宽敞,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