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点都不夸张,自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主角”“大咖”,稍微对某一领域有研究的人就可以在各种平台讲课、开训练营,某个角度看也是一种“百家争鸣”。
首先这当然是一种进步,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观点,通过分享知识来赚取收益,而过去一个人要在某个领域研究很多年才有资格做,这当然是进步,说明社会更加的多元化。
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因此得了“知识消化不良症”。知识大爆发,让很多人“饥不择食”,希望迅速获取大量知识,自己也成为“专家”,进而利用知识快速变现。但是因为不懂得甄选,学的太快太多太杂,更重要的是难以应用,结果造成严重的学习焦虑。
“有用就是有用,没用就是没用。”我的理解是能用的上的才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能用得上的。否则就是没用,或者至少说目前没用。这个标准能解决绝大多数学习焦虑。
张教授的育儿课堂非常好,但我目前单身,不需要;
李善友教授讲的“第一性原理”非常高大上,但我目前还达不到那个层次,不需要;
某某讲的管理学课程很好,但是我现在是个职场菜鸟,不需要;
……
有人会说有些课程可能的学习效果长期才能看出来,眼光要放得长远。是的,可以说很多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成人学习要注重以结果为导向,这种总学习最高效,否则很多时候觉得学了很多东西,其实是在自欺欺人,只是被一种知识消化不良造成的的“膨胀感”所欺骗罢了。
再强调一遍,有用就是有用,能用的就是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