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小学 吕雅丽
小学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更加侧重于让学生知法、守法、懂法,真正的学会依法维权。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对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的理解,准确解读教材,体会教材传递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教学目标定位的精准。
实际教学中,《我们是公民》、《国家机构》两节课中渗透的公共意识,《宪法是根本法》、《我们受特殊保护》中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让学生知法、守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都体现了教师对教材核心价值的准确把握。只有我们准确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提炼核心价值,才能实现由知识教学向学科价值教学的飞跃。其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基本遵循教材内在的逻辑顺序。教材编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清楚的逻辑顺序,每一课基本遵循“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做”这一逻辑顺序,体现了由知到行的提升,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板块就清晰地体现了教材的逻辑顺序,第一板块“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公民,第二板块“认识居民身份证”帮助学生理解代表中国公民身份的身份证相关知识以及身份证的用途,第三板块“我们是中国公民”则告诉学生爱要大声说出来,作为中国公民要充满自豪骄傲感,让学生们真正懂得公民的含义所在。
最后,每位教师都坚持以生活为本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融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虽然精心选择了典型的案例,却无法适应每个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生活,因此我们除了要使用好教材中的资源,更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素材,作为教学的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