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理事会读写营第0114号习作。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新认识了一个朋友莉,她是中文和经济学的双学士,先生是计算机博士,可是他们却有一个笨女儿。
“幼儿园大班五个班的数学公开课,两个不会的有她,一个不会的就是她。你知道我的心有多凉吗?”莉摊开双手无奈地摇摇头接着说道:“我带她去医院,那老教授说一个班里总有聪明和不聪明的孩子。”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接着说道:“你知道她现在玩得玩具吗?三岁时买的一盒小熊,她让它们排队,横着排竖着排,能玩一个小时。给她买的益智玩具她碰都不碰。”
“能玩一个小时说明她专注力不错啊!”那你怎么办?”我接着问道。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不属于聪明的那类。尤其做数学题时,灵光的孩子一点就通,不灵光的答案都快告诉她了,她还解不出来。
“讲诶,我跟她爸说,十遍打底,一道题做好要讲十遍她才能听懂的打算。”我心里暗暗佩服起她来。因为讲题三四遍孩子不懂,我自己就没有耐心了,心里会暗暗地埋怨孩子笨。我想脸上也一定会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了吧!
“我还让她学习了钢琴和小提琴,小提琴为主,钢琴为辅,钢琴不要求手型,打算让她学到三年级停止。”“效果怎么样?”我问道。“我感觉学琴真的是有帮助啊,目前孩子的学习在中上。至少不是倒数一二了。”我知道她的孩子目前是一年级。“那除了让孩子学琴外,你还怎么辅导她的学习呢?”“带着她阅读唉!反正是个笨孩子,也就没有期望太高,也没有给她压力。”
无独有偶,最近读了一篇文章也是关于家有笨孩子的。文中讲了一个教授他自己小学的时候成绩一塌糊涂,最后留级了,但是,留级后他就爆发了小宇宙,开始逆袭,最终成为大学教授。逆袭之后很快娶了个温柔女孩,生了个女儿。
他女儿上学的时候,老师让她去保健室,把同学们的健康名册拿来,孩子去了一个多小时后,老师发现情况不对就去找,发现这个孩子正在走廊里挨个门地探头看。老师问她在看什么?那孩子说:“老师我找了好几遍,没有一间屋子里挂着宝剑,没有宝剑室呀!”宝剑室……听到女儿的表现,这个教授欣慰地说:“亲生的,亲生的跟他爹一样的笨。”教授决定送女儿去一所名校……附近的差小。为什么呢?教授说,孩子读书信心最重要,有信心的孩子越读越灵光,没信心的孩子越读越沮丧,如果送孩子去名校铁定成绩垫底,说不定孩子会崩溃,干脆送所差校,只要成绩不是最后,那就还能抢救一下。
果然孩子到了差校成绩始终是中等,这种名次考大学是没有指望的。后来他们就把孩子送到一个特长班给孩子报了家音乐班。音乐老师很喜欢这个孩子,夸奖孩子弹钢琴时有大将之风,孩子深受鼓舞,从此专注音乐,但是孩子依然懵懵懂懂,各科成绩极差。可是就是这样的孩子在上高中的时候会突然地逆袭考上了大学。
那教授说,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最好的教育是爱。笨的孩子只是反射弧略长一点。在学校各种成绩的指标对于孩子的考核他是完全不适应的,往往会遭到无情的淘汰,正因为社会缺少足够的温暖,孩子就更需要父母的爱,需要父母的宽容与理解,父母的爱如黑夜明灯,照亮孩子一生的路。
孩子的资质不同,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要求和压制孩子,只需要足够的耐心陪伴、引导而静等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