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面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在采用逗比的态度时,那么必然是一种逃避的态度。
我们可以觉得逗比是一种,乐观地让别人笑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快乐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是一个悲剧性的笑话。
想想,当你的表白被当做逗比,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所以不论你是怎样的全方面逗比,只要有底线,别人明白你是一个有底线的人,那么别人总能明白你何时是一个严肃的人。
前些天了解了一下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这个理论是一种理解起来很方便的理论,也可以解释不少事情,很方便。
人格面具理论中认为,一个人人格的组成是由多种面具组成的,比如在公开场合你使用公共面具,在私下场合使用私密面具。不论是哪种面具,都是我们在面对外界情况时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也就是说每种面具都是我们面对外面世界的一种方式选择。
人脑在处理情况的时候有点像是电脑,它在脑海里面预备了很多种处理事情的方案,有时候我们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当机了就是因为超出备案之外了。然而在大脑觉得预留方案可以解决正在面对的问题时,它就会启用这个方案。这个说法中的方案就类似于人格面具理论里面的面具。
一般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要面具,也就是我们所有面具里面能够应付情况最多的面具。我们所见到的人表面上的性格都是主要面具的表现,它不一定是那个人真正的心理面容,但是确实是那个人最常用的一个面具。
面具是一个很实用的东西,一般来说,越能够得到正反馈的面具,我们就会越倾向于使用它。这就像是小时候我们做什么事情,表露什么样的性格,得到了别人的称赞,我们就会很高兴,朝着这样的方向去改变,就是这个道理,即使成人了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逗比是一种令别人轻松愉快的性格,你会自黑自嘲,或者做滑稽的事情,让别人开心释怀。在你每次逗比得到正反馈的时候,你主要面具中的逗比属性就会更重一分。
这里我们用的说法是面具,好像是我们选择带上去的一样,其实面具是外界对自己印象的一种映射,别人如何看待你,在你的面具上就会反射出怎样的色彩。
在人格面具理论中,有一种面具污染的说法,即某些面具距离太近,互相污染了,这时就会造成人格障碍。
比如你平时逗比习惯了,想跟别人正常讲事,结果用开玩笑的语气去讲,别人肯定不会认真对待,这时你的内心很苦闷,但是还是将此事逗比过去了。
长此以往,每次你严肃的时候,别人甚至以为你在为某个笑话铺前奏,等待你抖包袱,当你认真起来的时候,会听到一句从噩梦深处而来的话:
“你变了。”
你变了吗?
你只是一览无余的别人罢了。
别人造就出的面具下是谁,恐怕永远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用最逗比的态度蔑视天大的困难,用最认真的态度处理每一个问题,这才是一条勇敢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