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安全感,有时候走在大街上感觉就像个流浪儿,这种感觉让我深深陷入了焦虑:
担心自己长不大
害怕考不上好学校
工作后又觉得做不出成绩
成家后觉得经营不好家庭
又觉得不能给孩子好的教育
持续焦虑状态,我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
入睡困难,就看书哄自己慢慢入睡。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年期的临近,神经衰弱到了不可控制的状态:每天脑袋上就像扣半个西瓜皮。
各种检查,也没有器官性病变,医生让我口服谷维素和维生素B族,但是长期服用对肝脏有影响,又换成中药调理。喝一周,停一周,略微见效,但不彻底。
后来读一本书《跑步十年》,作者是一名编辑,后来因工作原因患上焦虑症,他就开始晨跑:从开始1000米——2000米——5000米,成为了习惯。接踵而来的写作的效率也提升了。
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跑步不算什么难事,写作有点悬!为了治愈神经衰弱,我愿意 尝试!
想什么机会就来了,突然戴口罩不方便正常出门,于是我在平台注册账号开始码字: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权当情绪的宣泄出口。
不方便出单元门的时候,早晨上下爬楼梯;捅嗓子的阶段,跑步过去再跑步回来;遇到恶劣天气,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跑步和码字结合,作息相对规律:早晨起床喝杯温水,看一会纸张书愣愣神,然后出门。
我们本地冬冷夏凉,冬天早晨出门实在考验我的毅力,想想脑壳疼痛的症状,还是果断起床,全副武装把自己扔到零下二、三十度的空气里。还别说,脑壳这么一冻,倒清醒许多。
坚持一年多,见证了我们本地一年四季的早晨是个什么样子,码字也从几百字的碎碎念慢慢写成千字文。
最近两年我在外地生活,气候比我们本地温和许多,晨跑早就成了习惯,深度睡眠也从20%慢慢上升,夜间醒来的次数从3次缩减到一次,偶尔也能持续睡眠6个小时。
以前觉得跑步过程中有点枯燥,后来发现一边跑步一边听书,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跑步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书中的观点都成为我码字的素材,不会担心断更。
后来听到一个专职作家分享:
全职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灵感上来甚至一天都不出门,对身体损伤严重,特别引起焦虑。
早晨起床一定要出门,要么跑步、要么出去吃早餐,让大脑也从睡眠的状态完全清醒状态。
哦!我虽然不是全职作家,不是一直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吗?
坚持晨跑的模式坚持这么多年,虽然速度越来越慢,时速基本定格在5公里,来回爬楼梯增加强度,不但睡眠质量有保证 ,血压、血脂、血糖、体重都在正常范围。
书写路上也稳步前进,碎碎念——千字图文——几千字的故事文——几万字的系列文——尝试长篇写作。
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写作和跑步本意是治愈我的焦虑,竟然让我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写作路上也激起一朵浪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