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学做饭取悦自己的胃
原创文 | 林子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清风浪港手写铺原创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上周,晓莉跟她的闺蜜出门逛街,闺蜜的男朋友陪同。
逛街的时候,她跟闺蜜聊到吃的,就提了一句:“我想去学做饭……”话还没说完,闺蜜的男朋友就插话说:“怎么?你想找男朋友啦?”
晓莉和闺蜜以及闺蜜的男朋友是小学同学,很早就很认识。晓莉跟我说,那是她第一次有了劝她闺蜜分手的念头,就因为那一句话。
她颇为气愤地控诉她闺蜜男朋友是直男癌,竟然天真的以为女人想要学做饭是为了取悦男人。
我在电话里跟她一起骂。
当然,拥有“女人想要学做饭是为了取悦男人”或者说“女人学做饭是为了更好地嫁人”这样思维的人,更多的是我们的长辈。
今年二月,我在家。
奶奶发现我不会做饭,很严肃地跟我说:“女孩子家的,都22了,该学会做饭了,要不然以后嫁不出去怎么办?”
我跟她举例子讲道理,努力让奶奶明白一个事实: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做饭已经不是女人嫁人的必备技能了,而且现在很多男孩子做饭都很好吃,“君子远庖厨”的话早就不被社会认同了。
奶奶终于勉勉强强接受了我的理论,我长舒了一口气。
但奶奶接下来说的话是:“那你也要学会做饭啊,要不然你以后工作了,不在家,谁给你做饭?女孩子学做饭就算不为了嫁人,也可以为了自己,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服一点,你觉得奶奶说的有没有道理?”
奶奶这话倒是打动了我。的确,女孩子学做饭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更不是为了嫁人,是为了取悦自己的胃,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滋味。
黄磊在最新一期的《向往的生活》中说,他很佩服他们父母那一代人,每天不仅需要工作,回家还会生火做饭。哪像现在的人,工作一天累了,再想让他们去买个菜做个饭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多数人都是订个外卖对付一下。
我特别认同黄磊的话,因为我觉得我以后多半就是工作一天,回去订个外卖吃。而且我也以为忙于工作、学业的人都会这样做。
不过,我的网友晴子却是个反例。
晴子现在在澳大利亚读研,由于澳大利亚的消费高,学校又在CBD附近,所以她希望用两年时间读完她的研究生课程,因为这样她可以节省一年的生活费。这也意味着她的课业比别人更加繁重。
而且,她平时还需要勤工俭学补贴自己的生活费,所以更加忙碌。
就是这样一个在旁人看来忙到根本没有时间吃饭的人,她却每天早晨早起给自己和室友做各式各样的早餐,中式的、西式的,每天在朋友圈晒她的早餐,让人羡慕不已。
我以为晴子本身厨艺精湛,结果跟她聊天才知道,她的那些早餐很多都是她刚刚学的。
我很难想象一个忙到飞起的人,怎么有精力和心情去学做饭。她却跟我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感慨的话:“我不想只是在澳大利亚生存两年,我想要的是生活,我需要懂得如何生活。”
我在敬佩她之余也开始琢磨学做饭这事,因为我也希望自己懂得生活。一个人总要有些烟火气才显得真实,对吧?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这是汪曾祺在《做饭》一书中的一句话。汪曾祺是散文大师,但是他的这句话却让我看到了更鲜活的一个人。所谓将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的人,指的就是他。
文艺与生活从来不是脱节的,真正文艺者是有烟火气的,一如汪曾祺。
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如此。
读书、经历,懂得人生。买菜、做饭,懂得生活。
现在有很多文章都在告诉独立的女性们,如何化个精致的妆出门,如何做一个有质感的女孩儿,但是他们往往把做饭遗漏了。
或许是因为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中,会做饭没什么了不起的。甚至在很多人眼里,做饭是一件很low的事情,有些女生还以自己不会做饭为荣,以此来宣扬自己的女权主义。
我很反感那些认为女性学做饭是为了取悦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嫁人,这样的思维。而且,我也曾经颇有些炫耀地跟别人说自己不会做饭,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个性。
但现在的我,越来越觉得女生学会做饭的重要性。
因为做饭与精致生活并不冲突,反而相得益彰。
因为只有学会自己取悦自己的胃,我们才不会因为自己不会做饭而一定要找一个会做饭的男朋友。
因为只有懂得生活,我们才更显质感,更懂得生活的美好与真谛。
最最重要的是,因为我想吃一顿自己做出来的美食!!!
注:
➀ 作者林子,赤兔签约作者,一枚抑制不住自己蠢蠢欲动八卦之心的软萌妹子,一只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单身狗。传说中的中文系孩纸,如今期待通过文字展现社会生活之层层沟壑,用文字来看进娱乐八卦的丝丝暧昧。有深度只是她的伪装,深井冰才是她的代名词。你可以在微博找到她@清风浪港手写铺
➁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