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赶图时,内心颇为急躁;一是因为时间所剩不多,而未画的图依旧堆积如山;二是因为方案也不甚满意,总觉得没有做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仔细去想每节设计课前的时光,似乎总是在匆忙中度过。明天要给老师看什么?明天要求的图有哪些?急急忙忙水完老师要求的东西,细节根本没空去管,时间就这么在匆忙中悄然而逝。到了快交图时才发现,咦,我怎么这也对不上,那也忘记了,又忙于调整细节,然而这些早该在之前的方案深化中一起解决。
建筑界内普遍认为建筑师都有拖延症,一份图纸,一个方案,总要拖到ddl前一天晚上,等待灵感爆发的那一刻。可实际上,这些拖延症背后体现的是对自己的不确信,我这次的方案能发展下去吗?还有比它更好的吗?我会不会太水了,比别人差很多?时间就在这种反复折磨中流逝。而结果往往不甚如人意。
我有一个很亲密的同学,她的拖延症被我们戏称已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一周两次设计课,她总要在上课的前一天下午开始想方案,磨磨磨,磨到晚上十点钟,该回宿舍了。于是她便跟我们一起回去,美其名曰好的方案都是在梦中产生的。
这样的生方案方法在其他人看来非常不靠谱,她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精彩的方案确实有可能在梦中产生,但纯粹依靠这种方式就似乎有点行不通了。经过一番分析,我似乎明白了她的症结所在。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经历过一次成功之后,有谁想要再去经历一次失败呢?是这种对于失败的恐惧催生了拖延症的产生。
我害怕,害怕做的不好,害怕成绩会很差,害怕我保研的愿望落空。带着这样一种心情,怎能放开手脚做出自己内心的建筑体?我们老师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先不要管好不好,先有一个方案最重要,好的方案都是慢慢改出来的。
没什么关系,现在做的不好也没什么事,多看案例,寻找别人的精彩之处,借鉴,模仿,慢慢的就会好起来。不要因为害怕而徘徊,只需要知道,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