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

作者: 贱贱在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1-03 21:21 被阅读3873次

我的支教,我的大学

支教前期感想

看完支教公益片《村小的孩子》,我已泪下。或许大家可能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次的支教那么上心,大家可能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从没想过放弃。因为这是我的梦想,一个小学五年级种下的梦想,我大一的活动表面 很多,但除了班长,我只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协会--彩虹助学协会,并接受了他们一年的培训和工作指导,我所为的就是在大一的暑假完成心中9年的梦想,由于点亮英语一些学习时间的冲突,不能够参加后期彩虹的每一次计分考核,最后试讲成绩前5,却由于所谓的“制度选拔”,因为一些跑步的项目,总成绩没能达到要求,那天,我试着找到了所有的负责人,副会长,会长,但是还是与梦想擦边,那天是我大学的第一次哭泣,我为之准备了那么久,整整9年。

但是我从不放弃自己的初心,那天6点半起床看了这纪录片,我当时的情况和片中的蒋恒兄弟很像,包括父母情况,家庭情况,教育情况,师资情况,因为我一岁的时候,家里欠下许多债务,父母将近十年没有回家过年,家徒四壁,爷爷今年65岁了,依然在村里种着22亩天,年年生大病住院,有时家里叫不住,他偷偷放弃注射药水做班车回家抽田里的水,第二天又赶到市医院挂水,我当时也是每天6点或是5点半被赶早干农活的爷爷叫醒,之后骑着比自己高两个头的自行车骑5里山路去赶7点半的早读,我的一个老师负责两个年级的语文和数学,但是我们就那样过来了,一直到初中,我才知道了什么叫做玩具。看完后,我的泪又留下了,中国有2.5亿农民工和6100万留守儿童,我就是留守儿童,那时都是提前一天把菜放在罐子里,第二天回学校打饭吃,可能菜早就热坏了。直到5年级,来了一个县里的青年老师,第一次有人叫我们唱歌,唱的是《感恩的心》,还有手语,这也是目前唯一一首我记得完整歌词的歌,9年了,从未忘记。当时,我就想,不管能不能上大学,也要去做同样的事,所以初中三年,想当教师的梦想扎根陪伴。

我的故事与辛酸说不完,但我反而更加留恋和怀念以前留守儿童的日子,没有大城市的影响,加上初中教育把之前拉下的教育都补了上来,但那种留守儿童特有的纯真和虔诚永远刻在了我的骨子里,现在留守儿童拥有自己的优势,城市孩子确实很优越,但是太优越了以至于失去了孩子应有的样子。我小学转了六次学,各个学校都呆过,发现在农村的日子,最苦也最甜,因为我知道期待的味道,我知道家里晚上8点爷爷奶奶还因为摸黑割稻子抽水没回来,我一个人在门口张望直到出现熟悉的佝偻的身影的幸福味道,我知道没有饭吃可以到村里的人家吃饭,别人家各种饭菜的味道,最后还是自己家没有放肉的青菜好吃的味道,你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确确实实就是我的童年,一个江西最贫困县的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

支教的路上走来,我鄙夷那些不带着爱支教的各种爱与组织,而我的初心,只是为了报恩,社会给我的,等我有了能力后,定会报答,我知道,怀着怎样的心去支教,就会有怎样的收获。

支教回来的感想

支教回来,有个朋友很惊讶地说:“你真去支教了?你说,支教就这么十来天,一晃而过,你会有什么收获?回来几天了,你又记得多少呢?”

我会记得,生命中,有些人,有些事,当它曾经叩问过你的心,深刻如此,记得当如是。

我记得,第一天我们冒着大雨来到了杨泗,那天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但我们依旧快乐着。

我记得,队员们第一次站上那个讲台是多么的忐忑,我怕我教不好他们,不能给他们知识,但他们的积极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信心,我爱这样一群活泼的孩子,

我记得,每天中午和每天晚上的会议,我们会把每天自己别人上课的优缺点毫无保留的指出来,正如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只有团队才可以把一件事真正做好。

我记得,在支教日子的一个傍晚,我在宿舍门前的过道上向前方眺望,前方是一片良田,良田的尽头是山,是渺茫的大地,再上面是天,天的边缘是远处的天空中是一团团无规则的云,带着神秘的笑容,更格外透露着和谐的情调,那时,在风的牵引下,一处角落自成一幅图画进入我的视野:汨罗江,晚霞,熟悉队友的身影,多么惬意的风景,多么祥和的感觉。

一起生活的日子

一起生活的日子,点滴的平凡是如此珍藏的记忆。

我记得旺仔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那么得活跃。作为一名手工制作的老师,在手工课上,他们的认真和积极让我们很满意。虽然有时候他们很顽皮,总是喜欢直接站起来,甚至走到别人的位置,还特别喜欢跑上讲台问旺仔老师:“老师,是不是这样折呀?”。但我知道,他们是对手工折纸的热爱,是渴望得到我对他们的聪颖和乖巧的肯定。我们收到了他们用心的手工 礼物 ,心中承载着喜悦和感动…

我记得,有孩子抱着我大声哭着说:“建哥,我舍不得你走,你别走可以吗?我不想你走,你一直留下来好不?你还会回来看我们吗??”,”我们听说你是姐姐哥哥们的头,把你留下,他们就不会走了,你不要走,好吗?不要走……”

我记得,我提出要中林搞(队友们,还是“搞“字有力量~~)一场感恩演讲,同时也把感恩教育作为支教的主题,中林经常一起或独自,和小白,和我们,准备修改到2,3点,之前准备了一个月,也只有中林可以明白,一个月准备一场1个半小时的演讲时怎样的幸福和充实。这是我们支教的特色,也感谢提意见的导师们,感谢校长,casey老师,感谢小米姐,感谢各位家访的家长还有一位湖大文学博士生导师等等。有时候,一路走来,最美的是风景和路上的人,真的。感恩这个世界!!!

我还记得周琪在教一二年级的孩子唱《感恩的心》的时候,在楼上听到小朋友用生命唱歌,所有队友都哭了,不知道为什么,不说情感,总感觉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们在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是他们唤醒了我们,点亮了我们。周琪晚上说,这是一群值得去爱去珍惜的孩子。

我记得,一次淑华在上三四年级的科学课的时候,说种子不需要泥土也可以发芽,只需要水,氧气,充足的阳光。下课每人发了一个一次性杯子,和是的餐巾纸和一粒绿豆种子。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午,他们冒着烈日,在太阳底下,把杯子举得很高,自己在太阳底下晒,只是因为种子需要充足的阳光,他们想快点看到成果。我们中午开会的时候,感慨万千,我们大学生真的有很多需要向孩子们学习,一种真,一种对学术的尊敬。而在我们离别的时候,很多孩子高举着发芽的绿豆,展示给我们看,给我们看。

收获

收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得到什么。这9天,孩子们在成长,我们为孩子们带来趣味的见识;我们也在成长,杨泗的孩子给予我们独特的感受,孩子们一声声稚嫩的童声“建哥哥”称呼着我,给予我们亲近而温暖的肯定。我们真的在收获。

在其中,作为负责人,考虑的事情很多,收获大的还有就是我们的团队,在之前,可能彼此不是很熟悉,但这段风雨走过来,一起笑,一起玩,一起认真的开会,一起负责的备课,尽管这些日子都远去了,现在看着照片,依旧心里暖意升起。大学会有一群人,怀着同样的初心,做着一样触动心灵的事,很感动,很值得。

思考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着:“支教,到底能给大家带来多少收获?包括孩子们,也包括我们这群哥哥姐姐们。现在,看着屏幕中欢笑的课堂,温暖的支教生活,心想:支教能让孩子们在愉快的课堂中感受学习的轻松,能让我们大学生真正体验团队的生活,这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真的去支教了,一开始的我依然怀着这份畅想去践行一个志愿老师的责任。可在支教临近结束的这几天,我心中隐隐约约地有些不舍更不安的情绪,我想:“人生固然过客无数,人与人不过在认识和相知中匆匆相处,在未知的人生征途中,也许这个匆匆是一段时间,也许就只是屈指可数的日子而已。支教,也是一个匆匆的相处,我们对孩子们而言难道不是突然闯进他们世界的一群过客吗?这样,在他们的世界留下了几天印记就走了,有必要吗?这印迹对于孩子们漫长的人生之旅无疑只是匆匆一瞥,那我们陌生的闯入会不会是对童心的伤害呢?我们的一些不属于,不适合他们的东西又会留下什么印象……”当孩子们问我们要联系方式,一直在加我们几位的QQ时,有人说了一句:“支教都要结束了,加他们的QQ有必要吗?”说真的,我、孩子们还有支教队的小伙伴们,我们都是彼此在支教相遇相知的有缘人,细细想想,不正是“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我们很坦然地结束了我们的支教生活,不是难舍的泪别,而是一如平日的亲切的言语和欢笑,不舍和珍惜都很小心地存放在心里和记忆里。

9天的生活,深深地格在我的记忆中,是我人生中一次珍贵的行走……

附上这次支教活动的网上贴吧宣传和报道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3145616737(更多细节,会有全程的活动记录哦~~)

支教回来后一周的感想

从平江支教回来一周,一直不敢发些什么,照片上传了2738张支教图片后,就一直在想,这种前期联系踩点,之前社会募捐,后期只有7到9天的认识和相处的支教方式,带去的只有书籍和器材之类的,这些可以给孩子们真正带去什么。这几天,开始孩子们天天问“在吗?在吗?”我都不忍心回,我怕我会许下什么承诺,现在过去了5天,一切都归于平静,湖大一些支教15天的支教活动的伙伴也回来了,看着彩虹里的朋友发的一些感言,大同小异。突然很感谢彩虹协会教会我的一些支教的想法,在杨泗的时候考虑的比较全面。感觉需要说些什么。

四天前的晚上参加了一个长沙的沙龙活动,一个全国闻名的长期支教团队—天使支教(柴静曾采访过的德国卢安克先生的团队)主讲,我坐在负责人旁边听了3个小时的分享,一些中年朋友听得落泪,他们坚决反对一切大学生支教,围绕“留守儿童真正需要什么?”展开了分享讨论交流,有一位财专的大三学姐庆幸,在支教前考虑再三,放弃了上周的支教。就我而言,听到一些对支教的,对教育的精辟认识,我自相形愧,于我而言,支教源于我的一个报恩的念头,想为社会做些什么,是一个藏在自己心中的梦,至于别人的一些其他各种目的的初心我就不说了,就我而言,很是羞愧,我有为了这种帮助是为了满足自己想帮助别人的想法,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而去支教,可能我还没有到为了锻炼能力,为了积累社会经验而去支教的程度,但是大一支教,确实欠妥,看着,听着德国朋友蒙志合带来的德国教育,我内心一直很纠结,到晚上2点都不敢写出来,我在想,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给孩子会留下怎样的不好的影响,中国缺少真正的教育,甚至,我们听到了“真正需要教育的是家长,是老师,是一些社会好心人士”。回来想想,很多东西都很空荡,语言文字的力量很有限,从卢安克的天使支教受到启发: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做什么。

现在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起中南教授和我说的,“你们大学生,不应该参与教育,毕竟这不是你们的事。”天使支教(长期支教)负责人李磊说,“大学生,为了自己的一些私心(可能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并乐此不疲),去做这样的事,倒不如去工厂实习,这样对大学生的帮助更大!”

教育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确实欣赏支教的大学生,但是,“现在在教育界,支教的名声很差,大学生支教是很烂的一批,而长期支教是还没有烂到那么彻底而已”我相信,这是发自肺腑的疾呼,我相信,中国的农村,其实真的是什么都不缺,只缺乡村教师,缺少那么一批,用心办教育的年轻人。

今天傍晚,和一个支教半个月的社团负责人聊了很久,也知道了彩虹和fly协会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感觉我们的杨泗支教还算可以的。但我突然意识到李磊老师讲的”以人为本,言传身教“是多么的重要,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没去支教很值得,我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反对一切大学生支教,我理解了,但晚了,每年中国有多少大学生参与支教,是抱着各种心态去的,不说好的,马马虎虎的有,但因为自身能力造成恶性影响的又有多少?我隐隐感恩我的留守生活,感恩在路上帮助我的那么多人,也许,每人的感想会有不同,但是,支教回来,我的收获满满,我的支教,挺赞的!!!

我都不知所云了,我希望,支教前后的人和事,可以将我的心洗刷,历练,剩下本心。

后记:这是2014年7月30号写的,现在过去快9个月了,近期有一个关于这个的演讲,想起往事,感慨又有很多了。真希望,勿忘初心,天使们,可以更好的成长!

相关文章

  • 支教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

    我的支教,我的大学 支教前期感想 看完支教公益片《村小的孩子》,我已泪下。或许大家可能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次的支教那...

  • 教育,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

    教育无小事。 教育亦非全能。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年轻,还是方法不够,在当班主任的这段时间里,班里呈现的学生问题越来...

  • 2018-04-13

    实习支教,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不知不觉,实习快要一个月的时间了,好快,为了锻炼自己,为了体验不同,我选择了一个完...

  • 感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岁月渐逝,我们在渐渐的成长,也在渐渐的失去,一个人的感动,可以因为一件小小的事、一本书、一部电影,就感动得一塌糊涂...

  • 坚持,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事

    01 2017年结束还剩两个月的时间。我问自己,最后的这两个月,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想了很久。16年年初,我...

  • 下司之旅

    从前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能够跟随支教队一起去支教地点,从来不知道原来记录孩子们的点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我很幸...

  • 写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微信里面关注了“人物”公众号,就跟朋友圈的分享一样,看见要靠缘分,毕竟内容太多,不会刻意再去搜寻。 然而,今天点开...

  • 爱情,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

    -01-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有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这一生,会跟无数人擦肩而过,但是能见证你从幼稚蜕变到成熟...

  • 生活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

    几天前取了这个标题。 不想改了,今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生活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 我们大部分都在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不...

  • 领导,从来都不是简单发号施令那么简单!

    下午接到一通电话,一向好脾气的我,居然怒怼了电话那头的上级领导。 同科室的同事们震惊地用看外星人的眼睛盯着我,甚至...

网友评论

  • 安熙瑶:我们学校社团有支教活动,我想暑假去。但自己却没有什么才艺,怕通不过选拔
  • 马拉松Mara:带着善心去做支教,初心不改,还是可以帮助到山村里地孩子的
  • 织梦人QvQ:你们是敞开了别人的心扉,暖了他人的岁月。❤
  • 4e759817ce23:哥,我借鉴一下,像你这样有爱心的人应该不会介意的,嘻嘻,谢谢了
  • 72b5d805f1df:我一直想要去,可是却从来没有在学校发现过相关活动,网上骗子又特别多,希望以后有天可以和朋友一起(。ò ∀ ó。)
  • 正月十六:那个活动是针对毕业两年以内的本科生的,我想去,但是又很忐忑。
  • 正月十六:现在有一个活动,需要支教志愿者,支教两年。我在考虑要不要去呢?纠结。支教也是心中的一个梦,但是又要考虑现实的因素。
  • 7cf2360e46cc:多年前在甘肃的少数民族地区支教带给了我对教育更宏观,更纯粹的思考。 支教是任何一个将来欲走上教育之路的人都值得去经历,都必须要去经历的事。
  • 余妙玲:我也有一个支教的梦想,后来我学了教育专业,想毕业支教,也许没人会理解,但都是怀着一颗已经发了芽的种子在一昧的坚持
  • 0fc2008b0988:我今年大二,还记得小学的教室是土墙瓦房,教室没有玻璃窗',桌子是用了很多年破烂不堪的木头桌,黑板用一块个木头架子撑起来的。如今回想起来,作为一个农村留守儿童,我多了一些那些从小城里长大同学没有的东西。
  • Xuanlincx:九天竟然能写这么多话。个人觉得支教是一件很平凡的事。
  • b830171db92f:太棒了
  • a992bf77b4a9:不错的经历,但是现在对“支教”的作用褒贬不一,我也不知是赞扬还是不赞扬。。。。。。
  • 36371f647da5:顶岗支教了四个月 孩子们的纯真和朴实感动了我 走的时候是那么地不舍 到现在还是很想他们
    36371f647da5: @周慕山 收获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所以很值得
    周慕山:@倩倩倩倩倩倩兮 四个月已经是很长的时间了,很难得能坚持下来,赞一个!
  • 啊宝是个勤奋的大橘子:我们班长,去年去泰国支教,教英语,十几天花了两万块,真是不知道为什么。你又不是英语为母语的人,自己讲的也一般般,况且寒假去,人家真的需要你吗?根本就是带着孩子玩了十几天啊!想起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叔叔阿姨你们别来了!
  • 0c03bf3e51fb:我以前也特别向往去偏远山村支教,在学校的时候也参加过社团,在当地农村支教过半年。不过,冷静后就会思考频繁换老师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影响,会不会产生不稳定的感觉,孩子要不断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特点,彼此刚过磨合期就要换人等等。恕我天资愚钝,想不出答案,也可能是庸人自扰。我总觉得短期的支教恐怕弊大于利。你给他带去的是一时新奇和对外面的渴望。可是,真正需要的是育人。我很感激在我小时候遇到的那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乡村教师,以身作则给我树立了充满正能量的三观。个人拙见,支教需谨慎。一,能坚持长期。二,个人能以身作则。教书育人,树人才是根本。
    0376e9b41b41:@彼时再相见 嗯嗯~同意你的看法,支教也是需要理性和毅力的,也许有的孩子会因为这些短期支教的人的某件小事而得到触动,但是更多的是对孩子成长过程的一种破坏,未成年人本来就极易缺乏安全感,在面对如此不稳定的学习环境、频繁换老师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他们最基本的学习?许多人觉得自己这是做了慈善,实则是感动自己,支教这种事情,在我看来是神圣而又普通的。如果我们做不到坚持下去,就默默的贡献自己一点小小的精神过财富支持吧…
  • 金色海风的猫:我也想去支教 但不知道怎么样去
  • 默馨若水:有梦想真好,有梦想有行动更好~很多时候我们想做的事都被内心杂念所羁绊,我也好想去参加这种活动~
  • 夕尧:去年暑假我们有16人自发组织了支教,也许有很多人是为了证书,但我们不是。领队带着我们准备了一年多才确定下来。去的小学里面老师都不会说普通话,孩子有时候都听不懂你的普通话,需要反复说好多遍。环境很差,16人,五个女生挤在木板床上,其他人睡在办公桌上。没有风扇,没有蚊帐,晚上偶尔还会见到几只老鼠,经常被热醒,做饭只有一只锅,米饭从来不熟,一个半月里我们基本能和大人小孩用方言交流,我个人瘦了15斤,也许我们做的不够好,但是至少给孩子们打开世界的一个窗口,让他们知道除了他们的方言,还有更多更好听的语言,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读书
    颜牧之:@丢入 :+1:
  • 7c20b9201573:一直也想假期去参加一次支教 每次都因为各种欲望羁绊不敢去报名
  • 多多印:2014年的暑假我也参加了一个在江西的支教活动,不忘初心就好!
  • 比西塔西翁:不忘初心,勇敢向前。
  • LITTLEDREAM:普遍的現象是,好些大學生去支教就是為了那一紙證書,外加去玩玩兒而已!殊不知,那些地方的孩子之前沒什麼影響的過他們自己的學習生活,被他們來一兩個月的瞎鬧騰之後,又啥都沒有了,這群孩子怎麼辦!!!!!!!!!!!!!!!!!
  • 匀达:还愿就好。

本文标题:支教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ro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