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环卫工人,很多人是不屑一提的,第一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清扫大街上的垃圾,时而擦着脏兮兮的垃圾桶,时而用小刀刮着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感觉就像移动的清洁机器人,城市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渐地被我们忽视。第二是认为能去当一名起早贪黑、风吹日晒的环卫工人,肯定是学历低、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多数年龄偏大、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的,所以只能去做清扫大街、清倒垃圾桶的工作,每天脏兮兮的,身上一股臭味,谁见了都躲得很远。
人的出身可以贫贱,地位可以低下,但灵魂必须是高贵的,不管命运将它拿捏得如何卑微。
近日,有一则关于环卫工的新闻引起热议:《“最帅90后环卫工”再成网红 娶美丽女大学生》,讲的是2016年8月,上海的90后环卫工韩一鸣,为了给一位游客寻找一部遗落的手机,冒着酷暑,和几个工人翻遍数吨垃圾,终于在三个多小时后,手机重见天日。此举感动了万千网友,称其为“最帅90后环卫工”。
韩一鸣之所以受到关注,最主要是因为他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我理解,环卫工作就是个服务行业,肯定要有牺牲精神,环卫工的传统就是不怕脏、不怕累、吃得了苦。”
而最近,这位小伙子又火了,再次成为“网红”,但关注点却颇受争议——将一位美丽的大学生姑娘娶回了家。
在该新闻报道后,网络评论众说纷纭,纷繁复杂的争议简直可以将韩一鸣的故事拍成一部都市情感大戏。
“人家这是环卫局事业编,有编制的……”
“为什么题目要写娶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很难娶吗?”
“标题写的有问题,一个是职业一个是学历,很容易有歧义,导致新闻内容失真!环卫工人怎么了,不是正当职业么?难道只有坐在办公室或者机关里边的才能受到尊敬吗?”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别扭。”
……
看过这些评论,同样感觉非常别扭。首先像一些网友所说,环卫工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女大学生怎么就高不可攀了?如果两情相悦,就可以比翼双飞,怎么就碍到你事了?
这说明很多人应该打破固有的思维,不能总用老思想看待问题。大学生固然学历高、知识面广,代表着高一层的人才,但并不代表着所有大学生都具备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也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具有从事高薪白领工作的本事。相反,大学生也不一定非要到知名企业当高管,通过考公务员当领导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当年,北大毕业生为了生存卖猪肉,如今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回乡种田的大学生同样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并且带领乡亲们致富。
归根到底还是大家的偏见性印象在作祟。另外,没有对新闻中的主人公做进一步的了解,便依据自己毫无根据的猜测,妄下结论。这不仅仅影响了他人的判断,也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了误导,不仅是对他人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
韩一鸣6岁开始练杂技,14岁参加杂技比赛获得了意大利总统奖;16岁在上海杂技团毕业时,已经是国家三级演员。为了参军,他选择了离开杂技团,来到上海欣园环卫公司工作,待了不到三个月,就去了部队,退伍后,韩一鸣又回到上海欣园环卫公司,并被任命为机动清运班的班长。在环卫公司上班四年以来,对机动清运班的情况如数家珍:有62名员工,负责32台环卫车辆。8吨的洒水车、3吨的机扫车、3吨的冲洗车、0.8吨的8桶汽运车、3吨的原装清运车……
这一切,都说明这位90后环卫工有追求、有理想,并且技术过硬,否则环卫公司老总又怎么会支持其参军,复员之后继续回到公司工作呢?
心里布满阴霾,阳光就走不进来。
有些人是见不得人好的。
就如同评论中那些因为偏见去吐槽、去讥讽,去肆意地编造故事情节,或者期待结局的反转的键盘侠们。
凭啥一个环卫工能娶大学生?肯定背后有内幕,最起码这个环卫工是上海户口吧?肯定有房子吧?家里是不是还有几个有权有势的亲属?否则,这个大学生怎么就相中了一个环卫工?
在他们的内心里,总是唯恐社会不乱,感觉一旦有机会就可以聚义称王似的,所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刺激眼球的新闻,通过自己有个性的评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这样的人是可悲的。可悲在于他们在缺失公平的道德评价标准的同时,认为别人也是一样的,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的同时,社会对其他人也是不公的,并且会和自己一样产生抱怨情绪,而更可悲的是,心理一直充斥着阴霾和灰暗的色彩,却不以为然,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网上有一句话很是流行——据说是托马斯·潘恩的话:“一个人如果极力宣扬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坏事的准备。”这话主要是批评那些无耻政客的,可是如果媒体也肆意的有失公允,网络上大多数人也都被社会的个别现象所影响,或者进行了误判,那就不是做好了干坏事的准备,而是已经在破坏着社会的和谐与平衡,那就太可怕了!细思极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