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懒惰。”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一次采访中如是说道。确实生活中会发现有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情况,平常总是看着很忙碌,很勤奋,然而这样的长期的勤奋和努力却换来很少的成果和回报。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情况呢?
坦白的说,自己也曾经是这样一种状态,回想研究生期间:有段时间每天最早来实验室,白天积极认真的做实验,晚上还经常加班加点。老师当大家面夸奖我,说我很积极,呼吁大家向我学习。以至于自己那段时间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这么勤奋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成果。然而一个课题几轮实验下来,这些所谓的“勤奋”将我啪啪打脸,最后几乎没有与自己预期相同的结果。
随后自己反思了整个过程,自己确实做的挺认真,也挺辛苦的,然而却没有几个可用的结果。问题出在哪里?经过反复思考后,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出在源头,课题刚开始设计的思考的深度就不够,阅读的文献也不够多,考虑的也不够全面,导致整个课题的设计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后面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
这其实也是开始的战略层面的思考和努力没有到位,所以后面再多的战术的勤奋和努力也无济于事。之后自己会经常告诫自己,做事情多从战略层面去考虑,减少不必要的战术勤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战略是否正确?又应该如何去考虑自己的人生战略呢?最近学习了一则关于人生战略的音频,感觉讲的很好,将一些要点与大家分享。
一、何为人生战略?
人生战略是一种让自己赢在未来的方法和体系,而不是赢在现在。好的战略标准,你需要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目前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围绕自己的优势?是不是放大自己优势?(基于目前已有的经历中去挖掘优势)
2、自己目前是不是足够聚焦,集中所有资源去实现你的目标?
3、看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具有前瞻性?(想清楚未来的趋势,例如人工智能)
好的人生战略的几个特点:
能不能让自己财富获得持续增值
能不能让自己的认知获得持续提升(财富是认知升级的产物)
有没有反脆弱的能力,抗打击能力
二、如何重塑人生战略
1、选择自己合适的模式
三种模式:
快速致富(创业等)
终身成长模式(认知和财富同步增长):让自己的价值增速始终快于成本花费。在一个领域内深耕,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去创造更多的直接价值,服务更多的人;积极投资理财。
Fire生活:降低物欲,严控开支,积累资金,迅速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然后理财,提前退休。
2、设定合适自己的目标
不管选择哪种模式都需要定目标,目标的要点:
(1)是否有真正的目标。
(2)目标是否足够有意义,能支撑和确保自己未来三、四十年能赢,赢在哪里。
(3)是否有远大,长期的目标。大的目标能够引导你走上新的台阶。
(4)是否相信目标。先相信,再看见。(有逻辑的思考,而非盲目,有顶层逻辑)
(5)实现的途径。根据目标去设定途径。
3、足够聚焦,围绕目标去配资源
确定目标后,需要围绕自己的目标去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资源(时间等),集中资源去做好这件事,每天花时间去践行,拒绝无关的事项。同时要配脑力资源,花足够的时间去深度思考,提升认知。
4、学会坚持,去行动(长期主义)
有愿景,有行动,不断的根据行动的结果检查方向是否正确,不断调整。
看完这些要点,是否对于你有所启发,对照下你的勤奋状态,是战略勤奋还是战术勤奋?你的人生战略是正确的方向吗?
最后也愿我们大家都能多在战略层面做思考,早日走在正确的人生大道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