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
遇见最美的自己
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究竟能有多美?
电影《寄生虫》为韩国电影首次拿下戛纳金棕榈奖,并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星光四射,独中四元,斩获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奖。
剧中基宇父母间的对话出彩了:不是“有钱却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钱像熨斗一样,可以烫平人性的褶皱。“如果我有了钱,我会更善良!”

的确,生活呈现给我们五彩斑斓,酸甜苦辣都要尝遍,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假如生活中只有“甜”,你是否也会觉得甜得发腻而厌倦?善良是一种选择,选择是一种能力。选择被金钱掌控,最后也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值得欣慰的是基宇最终回归了自己,因为他已尝遍各种味道。美,又何尝不是如此……
微电影《另一只鞋》仅仅4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却赚了十亿人的眼泪,暖了全世界的心。
美,是优雅地拎着LV包包,轻扭着绰约的身姿,笑容微露地向全世界昭告“魔镜,魔镜,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对,很美。
电影《另一只鞋》
穷二代男孩Mark和富二代男孩John无疑诠释了另一种美。当善良遇见善良,就像细雨飘落盛开的花瓣,花瓣轻轻点头,仿佛开心地说:是的,此时你来到我身边,是这世上最美丽的相遇。哪怕Mark对于这双遗落的新鞋是如此地渴望、羡慕、沉醉,他依然选择了物归原主,而John选择成全他,何尝不是彼此的相互成全呢?
美,与身份无关,而是在“舍”与“得”之间,有了坚守,有了温度。
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里对话王小川,对极度理性、高智商、事业成功的王小川来说,什么最美?父亲的温和、宽容。王小川继承了母亲过人的智商和思维,优秀的人可能大都如此吧,对世界充满了挑剔,对身边的人尤其是一种伤害。而即便如此,父亲依然保持饭桌前好饭好菜先让母亲和小川吃完,他再吃,几十年来依然平和温柔、大度宽容。王小川说,从审美角度来说,这是我认为最最珍贵的品格和传承。
对,美也可以是一种传承。

美,是回来做自己。简单的一句话,践行却又是何其难?
在微信名片上,我们恨不得直接写上唯我独尊的大字,努力让自己看上去“武功胜过东方不败,美貌胜过神仙姐姐,智慧胜过赵敏黄蓉,优雅胜过……”,心里却感觉自己像是李莫愁和灭绝师太,高压锅呲呲蹿气那么大的压力。
一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奋力追赶?害得你气喘吁吁依然看不清努力的尽头,一边脑海里酝酿着《论天赋和体能和坚持下去有没有必要的重要性》,一边还在踩着别人的脚印犹犹豫豫中走走停停,嘴里念念叨叨着不跟随她们的脚步,我又能去哪儿呢?最后终于活成了自己也不认识,别人眼里神经兮兮的那个有些人。
我们的路在哪里?

生存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没有时间谈谈想象中的恋爱,没有时间陪陪同样孤独的家人,没有时间多听“好心人”苦口婆心的一句话,没有时间停下匆匆的脚步欣赏路边的花花草草。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真正独处过了,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跟自己怯懦的内心对话了。我们害怕孤独,又迷失在同样是孤独者盲目的喧嚣之中。

杨老师在《生活整理训练营》推荐了日本大师级音乐家坂本龙一的音乐,瞬间就爱上了。坂本龙一在《十三邀》节目中被问到:你愿意和年轻时候的自己做朋友吗?“不愿意!”他的回答果然是大师级的。年轻时候的他正值事业巅峰,大街小巷引无数迷妹迷弟尽折腰。面对如此辉煌的曾经,我们通常会不断追忆过往,逢人便津津乐道。“那时候的我自以为是,傲慢……”,这就是大师否定回答的缘由。
原来,美与成功与否无关。美,不是我行我素,自以为是。
坂本龙一游走在纽约的大街小巷,静静聆听微风的呼吸,流水的倾诉,雨水的鼓点……沉浸于弥漫在时时处处的种种自然之音,而他也会因为对纽约的声音烂熟于心,想着换一个城市居住,不是喜新厌旧,而是希望探索更多不一样的大自然,遇见自己的心声。
美,不单单是一个外化的样貌,更是你对内在自我通达的认知。当我们开始用心聆听生活,你就开始了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坂本龙一说:人的一生中所剩的时间每一天都在减少,确实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不对自己说谎,我想做真实的音乐,我想真实地生活下去。
我们曾有过那么多梦想,现在又那么努力,不是想和乔布斯一样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这个喧闹世界改变原本纯真的自己。
改变需要勇气,不改变需要更大的勇气。
勇敢,应该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如一把利刃在手,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披荆斩棘,只为遇见更美的自己。
作为一个以人体美学为工作,我们一直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让我们变得更美好的地方。
美,从来都是借由外在,直抵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