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眉山之行,涟漪阵阵

眉山之行,涟漪阵阵

作者: 飞仙舞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23:43 被阅读0次

                        眉山之行,激荡我心

        站上三尺讲台20余载,偶然在QQ群上得知:在眉山市有公益性语文活动,且有重磅级的语文大咖余映潮老先生和何立新老师的授课,我毅然决定自费前往,一睹他们的风采。

        说干就干,可一波三折,临近期满才和礼群老师联系上报名,又和蓉姐一起订好了住宿。

        7月20日一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直奔眉山。到了眉山,所见之处,尽显雅致:街道宽敞,整洁明亮;房屋整齐,舒适美观。尤其是偌大美丽的湿地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下午,我们匆匆参观游览了"三苏祠",还恰巧遇见了好几位小导游,不禁慨叹:眉山人杰地灵,古有苏轼,今还有更多"苏轼"。

        7月21日,我们一早便来到了冠城七中,阶梯教室早已坐满了600名左右来听课学习的同仁们。首先学习了四节精品课,他们分别是来自于眉山丹棱的张丽老师、绵阳英才的邓东阳老师、成都市太平中学的何蓉琼老师、泸二外的任庭勇老师。四位同仁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展所长。

        令人概叹的还是余老的评课,彰显了一位语文人的赤子之心:首先是评价之诚,哪怕是对你的批评,听后除了振聋发聩,更多的促进你反思改进的至诚之心,没有丝毫的骄矜,没有丝毫的唯我独尊。然后是评价之细,从上课伊始,教者怎么组织活动,学生怎么参与,从一而终,不漏掉任何一个环节。俗说"细节决定成败",由此我可以想象到余老是怎么做学问的。还有评价之精,在我们认为成功的课,余老却以他的金睛火眼洞察秋毫。如他所说,四堂课还存在不善利用课文资源、课堂语言层次低、应重视指导朗读等。

        更让人惊叹的是余老的亲自授课,可谓是倾注了他老人家对语文的满腔热忱,娓娓道来:他为我们展示了巜秋天的怀念》和巜台阶》两堂课。这两篇文章我读了好多遍,对课文的理解却极肤浅。这两节课里,余老教给我们怎样引领孩子们在活动中去品味课文字词,怎样分析文段,美美地读文解意。在巜秋天的怀念》中,余老安排了三次活动:一、诗意地说话(观点+例子)二、细腻地品析(在读中引导孩子透过细节句画、感受母爱)三、深情地背诵(分析末段的作用,教孩子们旁批)。就这样三项活动,清晰明了,引领准六年级的孩子们深入浅出地在文字中遨游,畅享文学的美。整个课堂前后,"70"后的他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一句废话。在巜台阶》这一课,余老同样惜话如金,为我们展示了经典的小说阅读欣赏示范课:一开始便直入课文,告诉我们是小说阅读欣赏,介绍作者简介课文,尤其提到写作视角和故事的叙述者;然后认识难字并理解;接着出示小说三要素,且安排了三个话题,教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一是分析"台阶"的作用。二是评价人物,要用上一两个四字短语概说"父亲"。三是研读9----16段,赏细节描写的生动。这里余老特别提醒要前后关联地看,可最终"学生"的理解却令他不满意。后来他给我们分享了这几段中涉及的许多阅读知识:比如一词串珠(准备一词)、概写与细写、选材典型(热天、冬天)、巧用数字、以景衬人、以形写神、妙用照应、侧面烘托等。让我见识了原来老师阅读的深度决定了孩子们阅读的高度。

      令我回味的是余老关于《教材研读的美妙世界》的讲座。他教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注重课堂的基本训练,把握"好课"设计的八点要求;教给我们习练材常用的研读方法,以巜孔乙己》和《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为例,详尽地作出示范,就是以整体反复地读去提取教育教学资源,以此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且提升素养。以《春》等为例进行美妙的章法讲解:第一段春回大地写时,第二至六段春色明丽写景,第七段春早人勤写人,第八至十段春意催人写意。而非我平常理解的五幅画面。以《三味书屋》为例,教给我们提取组合的方法:从动词连用(冬天捕鸟)、美妙量词到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段式学用(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到人物素描(记叙、描写、议论)再到场景描写(对先生的质朴、方正的刻画)等等。还特别推荐了《中学语文专业杂志》,一年至少读一本。他的讲解是那么的朴素,那么的实在,又那么的诚挚,如汩汩清泉流淌进我们干涸的心田,那么及时!

      呵,余老,您与我父亲同岁,可您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原以为您是一位"神",可您那一页页有些许发黄的笔记却分明是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啊,一个一心坚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的励志故事啊!如今,您早已是中语界的一尊雕塑,按说您该歇歇了,可您却依然默默地、痴心地耕耘在喜爱的语文世界里,就连到了三苏祠旁边也不愿出去散散心,透透气,依然想着挤时间工作!

      呵,余老,在这之前,您就是一个遥远且美丽的传说,而此时,我真是此生有幸,能做一回您的"学生",让我倍感温暖与幸福。您的课就如同您的人一样干净纯粹,您的人就如同您的心一样热忱纯朴,您的心就如同那向日葵一样永远追随着语文这一颗太阳,奉献终身。七零后的您呵,令每一位与会教师对您赞叹有加、崇敬不已!虽然课已然结束,但您却在我们心中播下了一粒粒种子一一要怎样学习语文并怎样教孩子们学会阅读!

          另外,何老的《文本解读"新"说》讲座也是热情洋溢,期待满满但又忧虑满心。他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六大误区及解决路径。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更要整合信息,学会做一个会思考的人,才能引领新一代。

        还有刘勇老师生动而有趣的讲解,向我们具体地解读了部编本教材的特点及创新设计,从阅读方法、阅读数量、学法到用法,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都给我们分享了怎样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

        呵, 眉山之行,虽是炎炎夏日却收获良多,这么多执着而优秀的语文人就这样默默地耕耘且奉献在教育这块丰沃的土地上,不辞辛劳,一如无私的礼群姐、继超哥等等。他们就似阵阵凉风吹进我的心田,吹散浮躁,留下良多沉静,我这支拙笔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唯有将它牢记心间,且将它作为永远激励着我努力前行的风向标,才不至于辜负他们无私的付出!同时也期待着下次泸州再见!

相关文章

  • 眉山之行,涟漪阵阵

    眉山之行,激荡我心 站上三尺讲台20余载,偶然在QQ群上得知:在眉山市有公益性语...

  • 眉山之行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条轻钢别墅的厂家信息,正好有建房的需求,所以也就联系了一下,约好今天现场观摩一下。 怎么说呢,我...

  • 余音袅袅,涟漪阵阵

    同组的陈雪老师开了一节公开课《金岳霖先生》,听完这节课心头便漾起阵阵涟漪,久久不散……

  • 峨眉山

    峨眉山之行 文/南北 预谋已久,终于出行 早上起床后,突然想去峨眉山了。 去峨眉山是我早就预谋了的行程,只是一直机...

  • 眉山之路,不虚此行

    眉山之行,激荡我心 站上三尺讲台20余载,偶然在QQ群上得知:在眉山市有公益性语...

  • 峨眉山之行

    成都东火车站,我狼狈的像从山里爬出来的野人,衣服是用汗水漂洗的,层层叠叠有一些被风吹干的盐渍。在这个天府之...

  • 峨眉山之行

    2016年6月16日,是我26岁的生日,在此之前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在生日当天自己一个人去上海旅行,去走杭州湾大桥,...

  • 峨眉山之行

    五一峨眉之行虽然过去很多天了,但是现在想起来还是记忆尤新,意犹未尽,作为一行人中的一员和大家和谐相处,彼此...

  • 峨眉山之行

    五年前曾经去过峨眉山,和好友一起,最大的收获居然是在温泉学了一晚上的游泳,第二个收获就是见识了传说中的猴子有多么可...

  • 给简友的一封简信(四)

    风乍起 相思河水泛起阵阵涟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眉山之行,涟漪阵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tg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