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天天读
文革中,发明了不少别出心裁的玩意儿,比如天天读。所谓天天读,就是要天天读领袖的书。按照当时的理解,革命小将要革命,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离开毛泽东思想须臾不行。两年后有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叫王国福,他说: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三天不学没法活。某个时代肯定有某个时代的特点,文革的特点是极左。如果三天不学领袖书真的没法活的话,那么治疗的方法就是天天读。
初一阶段我在一连一排,初二阶段我在一连三排,经历了两个班级的天天读,有了比较才有了鉴别。我觉得聂修德老师主持的一连三排的天天读比较严格,像模像样地谈心得谈体会,是不是管用那是另一回事,但确实锻炼了一批学生干部。当时学校老师们公认,一连三排(原来的老一连四排)的学生干部是最左的,最激进的,左得可爱,激进得也可爱。不能不说,聂修德老师的做派和影响不是一般的人。
反观殿尊老师主持的一连一排的天天读,那就相当随意了。天天读的形式基本上是朗读,殿尊老师,有时候是班干部高景汉王鲁军和刘玲,带着我们念《毛泽东选集》,从第一卷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到第四卷的《别了,司徒雷登》,间或也一起朗读《毛主席语录》。整个四卷读下来,灵魂上的革命并没有发生,走一走形式也算天天读了。那时我的政治饥饿感虽然并还没有到三天不学没法活的地步,但我却从领袖的著作中受益匪浅。
九大窑偷鱼事件之后,一连一排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宁静。按照入校教育的安排,目前这个阶段是理论学习阶段,之后就是批斗黑帮和忆苦思甜教育阶段了。另外,我从高景汉那里得到消息,国庆节过后,我们要参加三秋劳动,三秋劳动后就要发展第一批红卫兵了。
当时我的岁数不大,但野心很大,每天琢磨着如何往上爬,如何在第一批中加入红卫兵组织,于是我拼命地表现自己,也包括积极参加这个让我厌烦到骨子里的天天读,心口不一,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写到这里,我还挺佩服我当时表现出来的那种毫不做作、自自然然的演技的。比如,我积极举手发言,经常给殿尊老师写学习体会,有时候还举手要求当众带读语录和著作。反正是该作秀的时候不遗余力地作大秀。我的目的虽然不纯,但老师和同学都把我视为老实听话的好学生。
任何事物,产生腻烦心理之后便成为精神上的沉重负担。照本宣读的天天读一段时间下来,连我自己都对这种天天读感到厌烦了。但是天天读又是政治任务,你还不能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厌烦和抵制。
于是我就动开脑筋,琢磨着如何打发每天枯燥的天天读时光。左小鹏是班上的淘气孩子,他的鬼点子多,经常玩花样给殿尊老师出难题,而殿尊老师对这个孩子头疼不已。左小鹏偷偷地教给我一个方法,可以干些自己的事而不被老师发现。这个方法就是把毛选的红色封皮摘下来,安放在其他的书面上。我欣欣然接受之。果然,在天天读时间里,用这种取巧投机的方法,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在老师的眼皮底下看些封资修的书籍了。
熟能生巧。一段时间下来,我摸到了规律:竖版书不能使用此方法。因为人的脑袋跟着文字的行走,看横版的书脑袋左右动,看竖版的书脑袋上下动。如果用这个方法看竖版书,容易被殿尊老师发现。同时,小说的厚度也有考究,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适当即可。
在毛选红皮的掩护下,我读了很多那个时代被冠以封资修的书籍。我印象最深的是前苏联的两本书。一本是《叶尔绍夫兄弟》,一本是《勇敢》。为什么这两本书印象深刻?看前本书的时候被面包三伟黑了!看后本书的时候被小白花白华黑了!他们俩人大声地向殿尊老师告状。但我从容地从书包地调度出真本,四两拨千斤,化解了这场政治危机。最关键的是,殿尊老师特别相信我。小样,面包和小白花的智力,还想与我都?姥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前苏联小说《叶尔绍夫兄弟》讲的是一个叫叶尔绍夫的工人,泡妞泡到了州委书记的门下,把州委书记漂亮的女儿(名字我忘记了)给泡到手了,这是典型的恋爱情节。当我几天来沉浸在泡妞爱情天天读作业中的时候,我不知道一股巨大的危险已经靠近了我,这个危险就是面包三伟。
殿尊老师那天讲评当天的天天读:大家注意了。毛主席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我们天天读的纪律很成问题,很多人不认真,做小动作。这是什么态度?我在这里要表扬孙保兴,他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时候就非常认真。这是我听见殿尊老师说我的名字,于是立刻从小说中的男欢女爱中拔出思绪来,顺手把红皮伪装书放在课桌里。
坐在我右后侧的面包三伟喊出很大的声音来:王老师,孙保兴没有读毛选!丰富的应急经验让我快速地拿出毛选第四卷的真本,那天正在读《别了,司徒雷登》。我回头狠狠地瞪了面包三伟一眼,也没有举手就顺口说道:任三伟同学,你不好好学毛著还说我没有学?你知道司徒雷登是谁吗?殿尊老师也不说话,默默地看着面包三伟,看他如何回答。面包三伟哑口无言,他连司徒雷登是哪国人都不知道。而我,肯定知道,因为我是好学生呀!最终,殿尊老师相信了我,他认为面包任三伟在胡闹。下课之后我与三伟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后我用三颗弹球为代价封了面包三伟的口。自此,我的右后方无虞。
前苏联小说《勇敢》描写的是苏联的插队知情到类似中国一个北大荒的地方战天斗地,其中一个叫谢廖沙的青年与三个女人之间的情感故事。《勇敢》共有四册,放在红皮之中正合适。那几天的天天读我很兴奋,《勇敢》这部书看起来激情万分。看到兴奋之处我就摇起来身子。
那天我们的天天读正巧读《毛主席诗词》,词牌我忘记了,好像是《沁园春:长沙》,内容我背的下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殿尊老师喜欢激情朗诵诗词,正沉浸在诗的海洋中。小白花白华看我情绪如此激动,就探过头来问道:保兴,你在干嘛呢?怎么老摇头摆尾?我猛然从故事情节中回过神来,看到殿尊老师正在看着我们,我就大声和着殿尊老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殿尊老师颇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给了我鼓励的一瞥。下课后,我答应帮助白华写入红卫兵的申请书作为封口费的代价。他再也不会在天天读上打扰我看小说了!
天天读,天天读,真是看封资修书籍的好时间。如果以陈伯达和江青为代表的中央文革知道我如此应付天天读,还不就成了第二个张志新?亲爱的殿尊老师,半个世纪前我欺骗了天天读,也欺骗了您,我应该忏悔。在快快乐乐的天天读中,我完成了初一年级的学业。拆班之后我走入了一连三排的集体。而一连三排的天天读,与一连一排迥然不同。在全班几乎人人是左派分子的集体里,我不敢在天天读上投机取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