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确定性是半岛局势的关键词。随之衍生的便是韩国民众的焦虑。担心得罪美国安保不稳,担心离了中国经济滑坡,担心挑衅了朝鲜一言不合导弹就会飞过来,担心总统选举美中会做局,担心选出来的总统不为自己的利益代言等等。小国寡民的焦虑似乎成了这个民族的气质。而我,在韩工作生活近8个月,毋庸置疑地在这段时间严重感染了焦虑。大到焦虑外交关系,日日关心美中俄韩朝日的言论,夜夜上YOUTUBE听各国专家评论,恶补半岛知识,俨然成了半岛问题研究家;中到焦虑孔院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因为签证的问题,应派的老师和志愿者都不能赴岗,孔院目前是超低人数运转,而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小到焦虑自己的人身安全,家中后方的稳定,父亲的重疾,还有孩子的教育。而这一切情绪的产生都也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不可控。(图为总统选举移动宣传车)

前几日,我们一拨人集中研修(workshop),在酒店里边就着马高丽吃韩式炸泥鳅边开研讨会。晚11:16分,突然从地下发出一阵强大的爆炸声,整个酒店都在颤抖。研讨戛然而止,在场的所有人都慌了,第一反应是朝鲜的导弹打来了?还是美军基地又在搞事?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大家心中都在做最坏的打算,慌乱、害怕、担心、生气,不解,一时间所有的情绪都表现在脸上。好在韩国的警报系统还是很先进,大概三分钟后,所有人的手机都收到警报,告知是距离我们三十公里的地方发生了3级地震,还好,虚惊一场。惊弓之鸟的情绪释放完毕,接着继续喝马高丽,压压惊,笑谈风云。
这就是我目前生活着的韩国。五月的金达莱依然娇艳地绽放在街道的拐角、校园的花坛和美丽的智异山上,阿里郎的情歌依然在首尔的街头热闹地演绎着,总统候选人的移动宣传车也拼命地在大街小巷进行着选举前最后的拉票,一切看似平静而繁华。许是应证了那句话,暴风雨的中心往往是最平静的。对于韩国,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第一次用弹劾的形式罢免了总统,这标志着韩国民主政治又前进了一步;用萨德的安装检验了韩国的经济,也让韩国人作出了不再过分依赖中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危中有机,每一次的失败或是危机往往比持续的成功更能让国家进步,个人亦是如此。

前辈说,你之所以终日惶惶,是因为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摇晃。环境和局势的不确定性,让八零代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不安。我们焦虑不堪,我们忧虑世界和平,忧虑生态破坏,忧虑道德沦丧,忧虑食品安全,忧虑疾病忧虑孩子教育忧虑人的未来;我们觉着一万年太久,我们点赞要抢沙发,收货要顺丰快递,结婚最好是现房现车,生孩子最好一肚子有俩,还一男一女,创业最好一夜暴富,插队加塞是常态,只为了确保有朝一日不会被社会或家庭所抛弃。一言以蔽之,我们试图用对未来的畅想也消解现实的压力。(智异山,号称韩国的阿尔卑斯 )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人首先是个把自我看向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己正是在这样做的生物”。然而,未来尚未来临,过度想象只能徒增焦虑和烦忧。 未来并非凭空产生,是由当下的瞬间知就的,对于未发生的事情,就像如今的半岛,忧虑则暮气沉沉,自恋则好高骛远。与其徒增忧虑,不如回过神来,该干吗干吗去,不抱怨,不绝望,不忧虑。就现在,摘下“过去”和“未来”重重的壳,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实现自己的生活梦想。
仅以此篇宽慰一直在焦虑的自己和我一样处于焦虑中的年青一代。
����S�\ 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