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士的出路何在?

作者: e920bde17c17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11:48 被阅读111次

中国护士的出路何在?

(一年一度热风舞,又到夏闱张榜时。请关心护理专业、护理改革和护士群体的人转一转此文。)

观察中国护理行业多年,形成不少肺腑之言。在护士或者护理生向我询问有关信息时,我也曾多次向他们(或许用“她们”更合适)尽情倾吐。然而,说上千言万语,也顶不上一篇千字小文。于是,我决定将凿凿之言浓缩为精华而写出,呈献给更多的人。

每年高考,报考护理专业的人不算少,特别是扩招以及部分医护大学不断增开本科护理专业之后,填报护理专业的考生就更多了。他们的基本目的是:(1)录取容易。(2)就业容易。(3)家人或许可以沾点光。护士在全国各地、各医院的工作和收入情况,以及各人的具体条件千差万别,要问上述几个共性的适用范围到底有多宽,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们并不能成立,这一点则是显而易见的。

先说录取容易这个目的。高考录取和就业之间的一般规律是:录取容易就业难,反之亦然。其中原因并不难理解:低门槛学校易进,但是,从那里毕业后,高门槛医院难入,那么,作为“容易录取”这个目的的目的就不容易达到了。这就自然涉及到了上述第二个目的,即就业。按照“人往高处走”这个自古已有的择业观,护理生毕业后总是希望到大城市、大医院工作的。可是,不争的事实是:往这些地方联系工作却越来越难。行业暗传的一句话是:想到三甲医院工作,除了有人引荐外,不花个十万、二十万的人情费,甭想。至于你当护士,家人可以沾一些光这一目的,倒是毫无疑问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草木早逢春嘛!就本文的立论“中国护士的出路”而言,这个常识性的目的与立论不搭界,因为“先得月”和“早逢春”谈不上是什么“出路”,只不过是职业小惠而已!那么,实际上,由于第一个和第二个目的是一回事,我们就可以在这个论述阶段下个结论:大多数考入护理专业的学生,从他们考入那一刻起,已经谈不上有多么辉煌的出路。众多护理生和护士个人条件相差巨大,这个结论更为适合那些志向远大,能力超群,爱岗敬业的佼佼者。

填报志愿时,学生和家长对中国护理行业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这里我们做个简单对比。以美国的情况论,人家的nurse占比高,承担不少中国医生的职能,不少医院的nurse是有处方权的,并且可以在社会上挂牌接诊。而我国则与人家相反:护士占比小,护士所承担的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人家护工的工作,连医生简单的职能尚不让承担,遑论处方权乎!很明显,人家的nurse不等于咱们的“护士”,翻译成“护士”是因为在中国找不到对应于nurse的称谓。

我们不妨把上述现象称为“医护分工”。由于医护分工和美国差距过大,那么,一系列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大中专学校教学,无论是理论课还是操作课,对护士的要求和训练都比较简单;护理生也因此轻轻松松过渡到毕业;入职医院后,多少年重复着那入院一年早就熟得不能再熟的打针分药、铺床叠被;工作二十年,面对刚入职的医生,也得唯人家的医嘱是从,虽有红花之实,也得一辈子甘当绿叶;每天忙忙碌碌,没有深造医学理论和新的操作技能的时间,客观上也没有那个必要;一个人管那么多患者,出了医疗事故,护士照样难辞其咎;和医生相比,收入低微而又得忍受着医生在自己眼皮子低下暗收红包的刺激,只能背后叹息自己地位卑微,入错了行;护理队伍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在中国人际关系文化的大气候下,时不时要应对磕磕碰碰,勾心斗角,甚至尔诈我虞,争风吃醋……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入了中国护士的行当,对大多数人而言,哪有什么出路可言?

这是本文第二次提出中国护士没出路的立论。这是历史的积淀,这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于中国众多医院的现实,然而,这一现实也正在被有识护士“提起公诉”,被高教界从基础教学上着手改革,被医改先驱提到医改的日程上来,被一些地方尝试改革;被一些智勇双全的护士彻底挣脱。也就是说,中国护士的根本出路将在这些方面得以重新修筑。这几个句子概括性很强,不拿出具体例子予以说明,恐读者会心生疑窦,甚至一头雾水。我们还是有必要看一看实际情况。

几年来,我国医改的春风一阵强似一阵,200多家医院作为试点已经或者正在加快改革的步伐。然而,意在推动“三医(医药、医疗、医保)”改革的这些试点似乎暂时要甩下“护理”这个包袱。前述高教界基础教学的改革反而给高级护理生就业火上添油。尽管如此,推动中国医改的另一股不大的洪流却唱响了护理改革的主旋律——这就是外资医院的引入。到目前为止,国家仍然只是允许在7个省市设立外资医院。到底已在这7省市运营的外资医院有多少家,确切数字不好查到,但是,眼见得一些外资医院经营得是风生水起,一些优秀的护理生在那里如鱼得水,如沐春风,这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事实。随着这些医院越来越受人青睐,更多的省市也会获准外资医院引进,外资医院在中国会越来越多。当这些医院明显形成和中国传统三甲医院的竞争力时,后者就会尽快改革,采用外资医院的运营模式。这就是我在前面称之为“护理改革的主旋律”的道理所在。这将是中国护士的主要出路。

在这个主要出路之外,其实,一条并非十分宽广,但一些人一直在走的出路早在三十年前就铺就了——这就是护士出国。护士出国,既是外国医院的鼓励和招聘,也是我国政府允许和支持的一条护士自我改善的路子。最知名的路子有美国的CGFNS(引进到我国后叫ISPN),澳大利亚的OET,其他有沙特、新加坡、芬兰到中国来招聘护士或者护理生等等。精确的数字难以统计出来,但是,几十年来,到海外当护士的中国人(包括家属移民),应该数以万计。这些人就是我在前面说的“智勇双全的护士”。我之所以说这是“一条并非十分宽广的路”,不是指这条路在客观上多么难走,而是指护士姐妹们有的对此根本就不知道;有的人虽然知道,但一直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蹉跎几年,青春不再,于是只有了却此念。

那么,这条路就真的没有困难吗?也不能这么说。拿下CGFNS和雅思自然是有难度的。但是,最关键的是一些护士或者护理生感到国际护理课程(包括英语)求学无门。在2016年11月19日年度一次的ISPN考试北京考场,我有意采访了几个考生,她们都说“是自学的,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培训机构”。当我用手指向“石家庄添翼国际护士培训学校”的彩幅时,她们都不由自主地感叹:“原来有这样的培训机构啊!”是的,有这样的培训机构。这就为有志出国的护士搭起了一座便捷的桥梁。说到底,困难不是客观的,还在于主观。须知,考过ISPN,并非仅仅为走出国就业这一条路,走前面所述护士的主要出路,即使在目前,也可以毫不费力地走到前列。这个ISPN证书说明了你的天赋、勤奋、国际化的护理知识面和知识水平都已经出类拔萃,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国内,ISPN证书的含金量不低于护理硕士证书。

“出路”者,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之谓也。以本人几年来的观察,中国护士的出路即在上述两端。高校应需培养;外资医院择优录取,之后按照国际标准予以使用和打造;出国的传递信息,回国的带动他人;以外促内,以竞争促发展,优胜劣汰,佼佼者居上。道路曲折,盘旋而上,中国护士的出路会越走越宽,最终会达到人尽其才,个个出彩的和谐境界。

【添翼王老师原创,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 中国护士的出路何在?

    中国护士的出路何在? (一年一度热风舞,又到夏闱张榜时。请关心护理专业、护理改革和护士群体的人转一转此文。) 观察...

  • 出路何在

    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从农耕文明、走过工商文明到如今的迈进信息文明,人们的幸福感似乎并未因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 这样的小区,出路何在?

    今天看到了一个小区,六层多层住宅,四个单元一共48户,每平方米每月0.55元的物业费。 两年多前,业主们认为原物业...

  • 未来,以色列的出路何在?

    在《圣经》里,对以色列的记载非常久远,然而这个国家的人民竟然在外漂泊流浪两千多年,后在美英帮助下才回到阔别已久的故...

  • 疫情之下,洗衣店出路何在(一)

    疫情之下,洗衣店出路何在?相信这是当下全国洗衣行业从业者面对的共同难题 如果你问我,出路到底在哪里? 我觉得需要分...

  • 小乡镇出路何在

    这天天气真好,中午有幸来到太行山上一座历史文化名镇——犁川镇。 徜徉在街道上,静静听着犁川河潺潺的流水声,也是一种...

  • 民间藏品出路何在

    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璀璨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文明是由一种东西来承载和体现的,那就是“文物...

  • 农村“剩男”出路何在?

    现在农村的“剩男”和大城市“剩女”都大家关注的群体。 前两天有专家建议农村剩男向城市输出,此言论一出,立刻上了热搜...

  • 浅谈人智时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企业的发展之路(4)

    (五)人智时代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出路在何方 在中国人力资源“新常态”下,人智时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路何在? 原有...

  • 废物迷茫

    懵懂世界不为爱,无知无为在歧路,不知路在何方,不知出路何在,故而困顿迷茫!困惑彷徨着急,敢问路在何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护士的出路何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vy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