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古时又称为“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于公历的6月21~22日交节。
夏至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夏至过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回归从此白昼渐短,日影渐长,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
此时,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礼记》曰:
“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
因鹿是阳性山兽,夏至到来,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而脱落。
二候:蝉始鸣
蝉生于盛阳,感阴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半夏开始出现,而喜阳的生物却开始渐渐衰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