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时喜欢逛商场,琳琅满目的时尚单品,冲击着我的视觉,也勾起我的虚荣心,那时候的我,只会从获得寻找快乐。成了家有了孩子之后,比华衣美服更吸引我的是,锅碗瓢盆,茶杯瓷器,菜市场。为家人朋友烧上一桌菜,这是我爱的表达,这时候,我学会了从付出中满足。
上帝所赐的食材颜色实在太丰富,红色的辣椒,白色的萝卜,青翠的葱,橙色的胡萝卜,银黑的鱼,绿豆红豆,紫甘蓝,数不胜数。画家笔下的色彩,估计很多是从这些食材取来的吧。
每样食材的处理的刀法不同,嫩滑的豆腐,娇气敏感,稍微用力就要融化,下刀要温柔坚定。大筒骨要用砍刀重重得砍,下手绝不要客气,除了力度的把握,还要找准方向,牛肉要对着纹理横着切,切断筋和纤维,不然嚼不动。如果巧用手上的刀,还可以把胡萝卜切成花,配上黄瓜叶子,高手还可以雕塑很多的造型,这时候厨师俨然是个雕刻家。
翠绿的菜适合大火爆炒,才能锁住鲜嫩和水分,鸡汤要用小火慢慢的熬,才能熬出浓郁的香味,三文鱼适合生吃,新鲜的海鲜,清蒸最能保留海鲜的原味,红烧的五花肉特别入味。时间不充裕的时候,几个锅齐上阵,蒸、吵、煎、熬一起来。这时候厨房里,在我这个蹩脚指挥家手下,奏起了跑调的交响乐。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厨师如果有画家的潜质,应用食材的颜色,把脑海的那个五彩冰粉的画面拼出来,是一种创作。
当“指挥家”放下手中的指挥棒,“画家”停了手中了的笔,“雕刻家”歇了手上的刀,坐在桌旁,闻着乘着热气上腾的菜香,比西式的餐前酒还开胃,酒不醉人人自醉。
中国菜博大精深,我家的厨房排满了各色各样的调料,虽然移居海外,可我的胃绝对爱国,衷心耿耿,想念乡味的时候,就自己去琢磨做出来,假装这是妈妈给我做的乡味,美食可以解乡愁。每到一个地方总爱去尝当地的小吃,我也试着倒腾出来,假装自己在旅行,儿时吃过的甜品,现在市场已经绝迹,从记忆来抓到现实来,假装自己回到童年,调料虽多,但都不极我的秘方,以爱为佐料,这样的美食不仅可以营养身体,还可以滋润灵魂。
厨房里妈妈烧菜的身影,是每个孩子心中最美的形象,在忙碌后,坐下看着自己爱的亲人,把桌上一盘一盘的食物扫空,哪怕不动筷子也很饱足,这是滋润人,又被滋润。爱,就像一只跳跳球,扔出去,又弹回来!
美食可以是文化,也可以是思念,是国际语言,而它,是我爱的开场白,是我的习惯,也是我的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