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系列的“套路”

作者: 雨后晴烟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6:02 被阅读35次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心理罪》,感觉剧情紧凑,很有意思,男主也挺帅。看完之后翻豆瓣评论,结果骂声一片,说是毁原著到极点,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很想知道原著究竟如何。

《心理罪》系列的“套路”

于是就买了雷米的一套五本《心理罪》系列作品,《第七个读者》《画像》《教化场》《暗河》《城市之光》。

看完前两本确实惊艳,悬疑推理小说高潮迭起,剧情一波三折,情节紧凑,就像一个经常锻炼的人身上没有一点儿多余的脂肪,小说没有一处多余的叙述。我被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完。第三、四部从广度和深度上来说,更是登峰造极。

可是,人真的是一个不断需要新刺激的动物,而且口味会越来越重——刚开始看到各种尸体的惨象的描述,不由起一身鸡皮疙瘩,晚上还会做恶梦,后来直接无感,尤其是在最后一本书的时候。

这是我第一次看系列文,而且我算是一个读书比较挑的人,读完这个系列,我发现这本书里面居然有几个相似的套路。

1.犯罪人年龄,都在25岁—45岁之间,低于这个年龄似乎心智不够成熟,思维不够缜密,够不上心理犯罪;高于这个年龄,即使曾经被功名冲昏头脑,也在世事中练就得通达、仁慈,比如《教化场》里面最初策划教化场行动后来为了忏悔独自办福利院的周老师。

2.犯罪人身高,基本上都是在170—175之间。身处东北的作者设置这个身高,我最初有点儿不太理解,从《第七个读者》,一直到《城市之光》,犯罪者的身高都是如此。

后来才想明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本人身高就在这个区间,还是因为有心理罪的罪犯需要这个身高来隐匿身份。170以下很可能体力不足,不能不动声色地做杀人越货的事情;175以上,可能身高略扎眼,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犯罪后不容易隐藏太久。

从看起来体格羸弱,但是力大无穷的校园杀手吴涵,到优雅强壮的城市之光,身高都是如此。

3.犯罪人性别,大多都为男性,只有最后一部里出现了一位女性,孙普的女朋友魏巍,还是因情郁结,辅助别人犯罪。可能作者本人对女性比较尊重,觉得女性大多都美好吧。

《心理罪》系列的“套路”

4.犯罪人涉及案件,基本都是连环杀人案件,都是匪夷所思,颇费脑筋,不能按正常的思路去处理案件。

比如校园里看着似乎毫无关联的几起案件,竟和一张小小的借书卡有关,七起毫无共性的案件居然出自同一人之手,只是为了报复主角方木。

5.犯罪人特征,多有创伤,都心思缜密,沉着冷静,最可怕的是在生活中看起来不是我们生活中的老好人,比如吴涵和江亚,就是受人尊敬和喜爱的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比如孙普和杨成锦的助理。

在这种和既往印象造成的强烈反差里,更能彰显犯罪者的强大,而能抓住心理强大的犯罪者,自然更是强大,更加增添了故事的张力。

那些犯罪天才和破案的天才才华相当,只不过没有道德底线和很正的三观约束。印证了袁腾飞老师一句话:“从古至今,但凡大奸大恶之人,也必是有大才华和大胆识之人。”

细想生活中的很多人其实都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脾气火爆的人,可能往往善良单纯;看起来脾气很好的人,却可能往往心狠,城府很深。

6.主人公方木有着超级英雄般的特质,孤胆深入,穷追不舍的孤胆英雄。在中国的小说里,描写群像和女主超级玛丽苏剧情的居多,突然出现一个孤胆超级英雄的形象,让人耳目一新(据说,这也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深受国人喜爱,一直被追捧的原因)。

不过,这也和美国大片中的超级英雄有异曲同工之处,延续的是超级英雄“能力越强、责任越大”的主题。完全不借助别人帮助的超级英雄,看久了也会有点儿程式化的感觉,难免会觉得腻,所以在最后一部《城市之光》里,方木多了米楠这个得力助手,为作品注入一丝温情。

7.作者描写的女孩类型,基本都是扎马尾的青春活力女学生形象,而且大多后来都考了警察学院,都有爱心。比如邢璐和米楠。我想这大概和作者为某公安学校的教师及作者理想中的女性形象相关吧。

看来一个人笔下的人物形象,即使是虚构的,或多或少都有作者职业,或者是作者理想中的影子。难怪有两性学家研究里有这样一条结论:人们往往爱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相关文章

  • 《心理罪》系列的“套路”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心理罪》,感觉剧情紧凑,很有意思,男主也挺帅。看完之后翻豆瓣评论,结果骂声一片,说是毁原著到极点...

  • 【读书】你看过《城市之光》吗?

    读《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系列杀人案 《心理罪》之《画像》《暗河》《城市之光》,雷米的《心理罪》系列...

  • 方木的影响

    ——读《心理罪》系列丛书有感 第一次对《心理罪》产生强烈的好奇,是源于一个叫做张毅琳的男孩子。后来,《心理罪》系列...

  • 《心理罪》系列

    4月3日15:22,我锁上手机屏幕,舒了口气,想将胸中所有的不安、失望、愤怒、同情都化为一口浊气。阳光已经不那么刺...

  • 心理罪系列

    雷米,《心理罪》全系列,最新作品《殉罪者》!缘起始于某个深秋,直至立冬时刻,给予太多慨叹、惊呼和感动,就如点...

  • 人性的选择

    《殉罪者》,是因《心理罪》系列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小说第一人"的雷米于2016年的作品。 这部作品沿袭了《心理罪》...

  • 书评:《心理罪》系列

    《心理罪》系列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应该是在2015年,网剧心理罪第一季上映,我开始对心理画像有了模糊的认识,进而产...

  • 《心理罪系列书评》

    书评|一切心理罪都是人性罪——《心理罪全集》 文/敏 心理罪|一场杀与救的人性博弈 你要是不走进阳光,你就会被黑暗...

  • 2017年书单

    《明朝那些事》、《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1565》、《白鹿原》、《法医秦明系列》、《犯罪心理档案》、《心理罪系列...

  • 心理罪系列小说无剧透故事

    《心理罪》是犯罪心理学教师雷米的系列丛书,书共五部,依次是《第七个读者》《心理罪:画像》《教化场》《暗河》及《城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罪》系列的“套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id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