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心者与劳力者

作者: 淡淡淡淡淡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17:13 被阅读0次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

很多时候,我们生存过日子既要靠脑子又要靠身子,个人价值取向取决于那个平衡点。人与人不同不在于人体特征多大差异,而在其思想和行为,在先天条件、后天条件等等,一个词概括——禀赋。事未经历不知难,随便评判旁人的生活乃至人生何止不太客观或带有偏见,简直一己之见成分居多。因为人多习惯于局部看全部,而“观点”赖于所处的位置点,视角有限。可,这些不代表咱们不能品论旁人,好比自己不可能脱离别人的评价,哪怕你和光同尘低调不能再低调。私欲乃人欲,比较乃天性。那怎么办?先说说读书学习,待会再答。

The Super Powers

很久前我也曾想过,作为普通人咱看书阅读有啥用?能改变啥?就是真能改变也就小范围,再牛逼也只一辈子,没有来世。一句话就可以说服我自己——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再说接地气一些,我们读那么多书,报那么多课,愿意做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事(包括看个好电影、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最终目的不就是在追求我们自己内心的幸福同时也希望家人幸福吗?生命诸多可能,绚烂人生需要我们去想,去做。如果我们拘于自己的小天地,不愿意多看看不同世界,没有好奇心去关心世人之事,那就如同只守着一眼望到头的一亩三分地儿过日子,即便是良田,即便不看人脸色,却仍要靠天吃饭,没有旱涝保收这回事儿。这不叫守财,这叫守旧。这也不叫世界观不同,连世界都没看过,谈啥世界观?

既然无所事事亦难逃一死,何不奋斗终生?诚然,生活组成不仅仅总有益之事,还要做很多无益之事,哪里有无为之境的圣人,只有有为之境的智者,不作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想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只做益事,而是做的有益处的事情比其他人多,积累之下,则相对突出些。无益的事儿也做得,却不能总无所事事。说白了,劳心者也有无所事事的时候,但劳力者总是不经事。劳心者想达到目的,则劳力是手段,劳力者仅仅知道给卖力而不知为谁。

私欲乃人欲,比较乃天性。那怎么办?多学习别人,多看看世界,然后和自己比较。

相关文章

  • 劳心者与劳力者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 很多时候,我们生存过日子既要靠脑...

  • 劳力劳心

    摘自网络 天下通义 下者劳力 中者劳智 上者劳人 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

  • 知识经济对组织的影响

    1 在过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视为理所当然。为什么?因为知识的不对称,劳力者无法与劳心者进行博弈。 进入知...

  • 劳力者到劳心者

    提了离职。 跟老杨聊了会,恰好说到工作态度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是虚的,之前的“任性”和“放飞自我”总...

  • 在云端

    但凡当世之人,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 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 义! ...

  • 2017-11-10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2019-11-30

    《孟子·滕文公上》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 社会本来就分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解读: 所以说, ...

  • 生活识人

    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今日于我而言,宁肯“劳力”,不愿“劳心”。力气没了易于恢复,心伤了怎么复原...

  • 认真一点,你就厉害了

    《孟子·滕文公上》中有一句写道:“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劳心者与劳力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ir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