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有斋
对“才子佳人戏”的嘲笑源于对古代社会的隔膜

对“才子佳人戏”的嘲笑源于对古代社会的隔膜

作者: 十月冬阳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12:59 被阅读0次
网络图片

“才子佳人相见欢,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的才子佳人戏叙事模式被《红楼梦》里的贾母嘲笑了一回,也被现代学子视为一种简单、幼稚、小儿科的文字游戏。但如果稍微认真一点,会发现它是古人情感困境的表达。元杂剧中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都是典型的“才子佳人”戏,被称作元代“四大爱情剧”。

才子佳人戏叙事模式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剧作家属于饱读诗书的文人,书生的恋爱婚姻理所当然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书生的理想婚姻对象自然是佳人。

二、在“三纲五常大于天”的礼教社会,官宦阶层的家长把“佳人”关在“墙内”“门中”,墙外的世界和家中的“后花园”都被视为一种莫大的诱惑,是严禁踏足的地方。

三、“私会”“私定终身”“私奔”在“男女收授不亲”的古代社会是小概率事件,其现实中其最终结果可能是悲剧的,也有可能是喜剧的,但对心中有情的作者和读者来说,当然希望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四、对官宦阶层的家长而言,他们极力维护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是为了让家族能“功名奕世”“富贵传流”,所以书生必须考中功名,私定的婚姻才能被家长承认,而“状元”是科举时代最高的功名。

五、对“未第书生”而言,“才”与“情”对“一见钟情”的佳人才有吸引力,但如果没有功名,他在整个社会的眼中就是“穷酸恶醋”,而且没有哪个佳人愿意和他一起喝一辈子的西北风。

六、对“佳人”而言,听凭父母选择婚姻对象可能找不到“梦中情人”,“一见钟情”也未必“终成眷属”,“妾本丝萝,愿托乔木”,能不能找到乔木,乔木会不会被别的丝萝缠绕,都是古代佳人心中的痛。


结论:

其一,不要只看到“才子佳人”“后花园”“墙头马上”“私定”“状元”“大团圆”的字眼,更要注意“愿天下有情的终成了眷属”中的“有情”之可贵,“终成眷属”之难得及“愿”字之向往。因为稀少,所以可贵;因为难得,所以向往。

其二,不要用“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来评价元杂剧“才子佳人戏”的价值。无论才子或是佳人,会为了“情”或“欲”暂时忘却“功名”和“礼教”,但“功名”必须追求,“礼教”终难挣脱,只有“功名”才能让封建家长妥协,才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关文章

  • 对“才子佳人戏”的嘲笑源于对古代社会的隔膜

    “才子佳人相见欢,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的才子佳人戏叙事模式被《红楼梦》里的贾母嘲笑了一...

  • 我对嘲笑的看法

    我们单位的直接领导,就是一个超级喜欢骂人的人,并不全是嘲笑的语言,但肯定是让被骂者情绪低至谷底,有时候让我们局外人...

  • 源于对幸福的珍重

    当离我的城市越来越近时,分明听到了内心的沉重,说不清这种沉重来自于哪里,是将要面临某种离别流露出的负面情绪?还是因...

  • 请才子佳人对下联

    上联:车晓腿长时运佳 下联:?有劳才子佳人对

  • 对别人的评判源于对自己的评判

    前天已经分析了我的焖烧锅,这两天越来越觉得心底有句话往外冒。那就是:对别人的评判源于对自己的评判。 这些天的工作琐...

  • 对钱的欲望源于对父母的愧疚

    今天有个男孩儿过来找我,想和我聊一下专业的问题,这孩子全程都带着口罩。 一开始我也带着口罩但是一...

  • 古风·戏对

    日日盈盈出妙联,朝朝句句对俗篇。 常观雅士拍案起,痛斥俗喉乱雅弦。 在此油郎先致歉,乐天居士屡蒙冤。 诗联戏对古已...

  • 戏对残联

    上联:青林口,白铁匠,生红炉,烧黑碳,坐南朝北打东西。 下联:龙腾日,虎卧月,乘朱雀,跨玄武,旺火弱水炼木金。

  • 戏对下联

    昨天傍晚,老朽的一位好友(忘年交)发来一则帖子:“三斤四两五花肉”,说是他的朋友圈里,有人以这个句子征求下联。乍一...

  • 嘲笑源于可怜的自卑

    几年前认识了G小姐,一个善良又热心的姑娘,然而却发现她没什么朋友,一时不解。后来我们变得越来越亲近,一度上升为了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才子佳人戏”的嘲笑源于对古代社会的隔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rq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