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从有了娃以后,真的感觉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宝贝的健康、教育、学区房、老婆在家照顾小孩无法上班的收入损失、老人的身体,保姆的工资,自己的前途,等等等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有些悲观,认为:人生真是不断的解决问题,然后遇到问题,然后再解决,但是,问题永远是解决不完的:
刚毕业为了工作烦恼,工作了因为工资低烦恼,工资提高了为女朋友烦恼,成家了为买房烦恼,买了房为下一代烦恼……等等等等。
这两天闲暇的时候翻了翻《心流》,里边有一章“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给了我一种看待问题的新视角,令我茅塞顿开:
马西密尼教授对因为意外事故半身不遂的一组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都说,导致半身不遂的那场意外是他们一生中最不幸,但也是最具有意义的事件。悲剧事件的正面意义在于,他给患者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并减少了冲突性或不必要的选择。学会面对残疾挑战的病人觉得,人生方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重新学习生活就是一种骄傲和乐趣。他们把意外事故从精神熵的来源,转变为内在秩序的开端。
相比我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些残疾人其实更加困难,但是他们把由于意外导致的自己某些丧失的能力,当做一个明确的目标来,重新学会用自己残缺的身体来获得,来面对人生,明确了这一困难,但是明确的目标,他们消除了精神熵,获得了快乐。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苦难,但这苦难也为我们明确了一个目标:“逃离一个确定的苦难”。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比一万年前的老祖先能获得的物质条件要好不知道多少倍,但是我们不如老祖先快乐,你看看壁画里老祖先们在干什么就知道了:他们围着火堆,唱歌跳舞,相互信任支持。但是我们比老祖先更加烦恼,原因是我们的选择太多,目标不明确,导致心灵失序,也就是精神熵,毕竟老祖先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
我们会面对很多的苦难,但如果能暂时选定一到二个首要逃离的苦难,就能明确一个自己通过努力能够逃离的苦难。
我现在的情况,其实小孩是最重要的,毕竟这是基因的延续。至于工作,要保证能够给家人足够的物质条件,就能达到现阶段的目标了。有没有人能照顾好家庭的同时,事业也有快速的发展?有,但不是现阶段的我,我必须逐个击破,虽然不能多点命中,但这是目前最优的选择,毕竟完成一个目标,总好过一个都不完成,反而还由于一事无成而增加烦恼。完成了现阶段的目标,才能够进一步完成其他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