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信运动每晚十一点给我发送消息,在那之前,我还会收到一条消息。
六点刚到,不偏不倚。吃饭了吗?
她这个习惯,大概是从我去外地读书开始。每天不厌其烦的问一句,吃饭了吗?
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寥寥两字,吃了。

客厅的门没换之前,木门上面有个天窗,天窗里面挂了一面铜镜。镜子里面放了几张老照片。待取下来的那天,人物风景已全部模糊。
她年轻时的照片很少,这是我少见的一张。她坐在木椅上俏皮的翘着二郎腿,黑发马尾。
有天我接到她的电话,她说手机上微信不见了怎么弄出来?
我不耐烦的讲解了一番,显然她没有听懂。这通电话在一分钟后挂断。
周末,我在同样的时间收到消息。她问我,吃了吗?我才恍然想起微信的事,她说,隔壁的阿姨帮她弄好了。

菜园中间的一条泥巴路铺上了地砖,我问她砖从哪里来的?她说,之前村里修垃圾堆那边堆了很多砖头,从那里搬来的。我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小便宜她没少占,此类“市井小民”的作为还有在超市买东西不同价格的糖她会抓点贵的掺进便宜的里面。
2.

她住在路边,来来往往见过许多人。
办白喜事的队伍从门前经过的时候,根据习俗我们可以燃放一挂鞭炮,队伍里就会有人走出来给我们发一块毛巾。
我和她不敢点火,所以只是关了门在里头看着外面的队伍。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嘀嘀叭叭的奏乐声响彻天际,和白带飘飘呼应幽幽共鸣。
一曲哀乐,一幅人间轮回图。
直到鞭炮声越来越小,我收回目光,瞥见她红了眼眶。
我不解,白喜事为何要办得如此喧闹高调。
她说,人生老病死,儿女为其风光大葬,这是孝道。来时匆匆,生时坎坷或安逸去时皆为浮云,去要郑重其事的好好去。

二零一六年,六叔的女儿结婚,我发小的婚礼我碍于不好请假没去送亲。
这边的礼成之后,我和她及众多宾客站在门外,目送新人。
六婶斜挎着包,笑容可掬。
她站在我前面,悄悄抹眼泪。
众人打趣到六婶没有看着女儿嫁人的喜极而泣,反而一旁的妯娌泪流满面。
这是她与陌生人、亲人的共情,这是她沾染的浮世的哀乐人间的悲喜。

3.
她对我说,一个人在家很孤寂。
我说,你多出去走动和邻居打打牌玩乐。
她只是说,你没事就给我打打电话吧。
我联想到她。
一个人坐在家中,一人烤火,一人吃饭,情景颇为惨淡。
她打字是手写,她的老花眼经常打错字多字。
在我眼前的她是这样的,眯着眼睛佝偻着背点开微信的语音、视频。
她甚至翻到几个星期前的语音、视频,我就坐在她身边听着,内容我都已经听得烂熟于心,不知道她一个人在家时看了多少遍听了多少遍。
我听着烦说,你不要老是放重复的,你看看电视啊。
她说,你管我做什么,我的手机又没什么玩的。

她从不带着手机,手机只是放在一边。
我再三提醒她,手机带在身边,不然有事联系不到人。
她说,又没人给我打电话。
其实六点是我的下班时间,但总不能到点开溜的,从公司到家也要时间的。
但是,现在我会回她,吃了,你呢?吃了吗?
如今,她已年过半百。
没错,今天是她五十五岁的生辰,我知道连朋友圈都不会看的她看不到这篇文章。
可我还是想在此为她祝福。
今天的风今天的雨都是我的绵绵祝福。
生诞快乐,亲爱的妈妈。
来日方长,未来可期。
感恩。
插图:电影《囧妈》
原文链接:她总是问我吃饭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