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落雨天,如约观鸟柳浪闻莺。

雨天观鸟,又湿又冷。不像第二回在茅家埠,有数不过来的林鸟和水鸟叫人应接不暇。蒋老师叮嘱大家,这回看鸟,注意观察它们的嘴有什么特点。于是,我们在一墙腊梅前,兴致勃勃观看到黄腰栁莺悬停食花粉。

走到大草坪前,欣赏乌鸫啄食蚯蚓。再平常的鸟儿,静静看上十分钟,就会发现它们比你想象的有趣。

和在茅家埠观鸬鹚不同,西湖上的普通鸬鹚特具高冷气质,立于水天之间,无惧风雨。当它们入过水,再站回桩子后,我们就大饱眼福,看水鸟如何晾翅膀。

我很想看银鸥,眼前晃荡的却还是小鸊鷉和普通鸬鹚。有夜鷺飞过,误以为是银鸥,蒋老师说快速判断的小窍门是看身体形态,水滴状的才是银鸥。


观鸟结束偷懒未做笔记。到了第二天,却有好事发生。在山野年会上,见到薄薄鸟书一册,一见钟情,果断与摊主小恬以物易物。

翻看得惊喜,章鱼哥插图。膜拜付诸行动。第三回观鸟笔记——临摹鸟喙,复习所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