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严歌苓的《潘妮》,为严歌苓的文字所倾倒,字字入心,用词简洁而精确,她用“听觉的玫瑰”形容笑声之美,紧紧两个字就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笑声是多么美妙,她抓住了字的灵魂,从此我又多了一个女神。
女神笔下的猫俨然不是一个动物,而是一个高贵忠贞的女神,恰如其名。
潘妮让我想起了儿时记忆中的那只猫,外婆养的一只猫,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只淡黄色条纹的猫,似乎是只母猫,没有名字的母猫。
她是只平凡且可怜的猫,我曾想以她为原型写一篇《猫儿流浪记》,可惜终究没有下笔。
那时我读寄宿学校,只在每周放假时回外婆家一趟。她何时从何处来?外婆为何要养她?我统统不知道。
那时物质匮乏,每天外婆给她喂些残羹剩饭,一开始倒也乖巧,吃饱了便躺在阳光下晒太阳,或者坐在门前的石头上梳毛发。可后来她开始跳上餐桌偷吃,甚至还会偷偷打开任何她能打开的东西看看里面有没有食物。外婆先是拿扫把警告她,没有用;又尝试着赶走她,还是没有用;最后外婆忍无可忍,决定抛弃她。
外婆把她装进一个麻袋子里,扛着她走了几里地,把她仍在一个林子里后匆匆跑回了家。后来的几天里,家里再没有她跳上跳下的声音了,外婆似乎也有些神色黯然。
就在我以为她再也回不来,以为她将去外面的世界流浪之时,她又出现了。谁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找回来的,不管怎样她都回来了。
外婆再没狠下心来让她走,就这样把她留下了。她后来有没有改掉偷吃的毛病?我忘了。因为学习的缘故我从每周回一次变成了每月回一次,我们之间并无多少互动,记忆中我对她的感情似乎仅限于被抛弃时的同情。
那时我并不懂得如何去爱。
相较于我家的猫,严歌苓的潘妮无异于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她有一个相爱相杀最终相濡以沫的异类同伴,更有在她受到心理伤害时纵使对猫过敏也要照顾她的主人,以及体面的离去。她比一般的人类都懂得爱与被爱。
人与动物,孰优孰劣,谁又知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