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918,我和朋友闲聊时,朋友刷到了自己的学生的朋友圈,大意是说能否投诉举报防空警报太响了扰民。另外还刷到一个在918当天转发日本动漫并表达了赞美之情的。把这个朋友气的火冒三丈,连说周一一定要去好好开一个爱国教育的主题班会。
所以周一我就问了友人,友人说在班会上,她利用影片和史料记载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我们现在之所以只是听到防空警报而无需携家带口的跑入防空洞,也是因为先辈们奉献。朋友说,学生们听的很是入迷,也有人流下眼泪,相信多少可以在学生的心里烙下一些东西。
或许对于朋友来说,这个事情算是圆满解决了。的确,我们通过这样的有针对性的班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些什么,也可以改变孩子。但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在初中高中这种最为热血的年纪,用这样的冷漠在对待祖国呢?他们也应当已经初步的学过中国历史了,至少应该清楚的明白918到底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爱国这两个字很重,但这份重量应该是每个中国人无论年龄都应当挑的起来的,我们可以包容很多事情,但唯独这个事情不可亵渎。也可以说没得商量。我们怎么能忘却历史,我们又怎么敢忘却呢?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盘算了好久该怎么让我的孩子们不忘历史。这就需要老师们记住一点,爱国和历史的教育,不需要太多考虑学生的年龄,也不必考虑太多他们听得懂听不懂的问题。怎么会听不懂呢?那些血和泪写成的历史,光是看就足够震撼荡涤心灵了,若是了解背后的故事,就更让人泪流满面了。
语文课本每一个爱国专题,都应该尽心尽力的去备课,不仅仅要交给学生语文的素养和技能,更多的是要借助这个单元,真正的激荡起孩子的爱国情。爱国是因为珍惜,珍惜这些先辈们用苦换来的甜。
每次升国旗,都应该严肃的要求孩子们立正站好。不妨告诉他们,为确保国旗的圣洁和完整,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国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换一面。而换下来的国旗有些被赠予学校,有些赠予了有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更多的则是覆盖在烈士或者作出突出贡献的伟人的遗体或棺椁上,比如今年9月2日,第八批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回国,烈士棺椁上覆盖的国旗正是来自于天安门广场曾升起过的国旗。告诉孩子这些,我们所说的鲜血染红的国旗绝不是玩笑话。
无论是在512还是918亦或是南京的1213所想起的防空警报,都是我们曾经痛苦但一步步走来的历史,无数厚重甚至沉重的历史,换来了现在的和平,怎么能又是怎么敢说出扰民二字的评价呢?告诉孩子们,不仅仅是30万人的生命,是3500万人生命换来的和平,换来的这些防空警报。而3500万人中,有多少是和学生们一样大孩子啊。
历史是不可忘却的,无论我们要奔赴多么崭新的未来,历史都不会禁锢我们前进的脚步,她会带着特有的厚重,在我们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这些,我们都应该交给孩子,代代相传!
网友评论